对白银民间刺绣产业观察及思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白银民间刺绣产业观察及思索

对白银民间刺绣产业观察及思索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这是一个流淌千年的故事,一双双巧手一根根丝线,承载着中国女人对生活的梦想,寄托着中国女人对生活的希望,流转在手指尖,倾诉在锦缎上,幻画出精巧无比,锦绣斑斓的世界。中国的刺绣艺术家们,一直努力尝试把更多的艺术形式应用到刺绣当中,现在刺绣已经可以成功的再现油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并达到了非常逼真的程度,远远的观看,你会误以为是油画作品,只有走近了才会发现,原来是一幅刺绣,经历了千百年的不断探索,中国在刺绣上发展了一整套细致而复杂的针法,处理不同的体裁适用不同的针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白银市各民族的人们把刺绣工艺不断融合和创新,同时也吸取中国最新的刺绣技艺和形式,逐渐完善有自己民俗特点的刺绣风格。这一朵民间艺术之花,也反映出白银人民高尚的情操、淳朴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民间刺绣产业发展和存在的根本。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银市的刺绣产业已初见成效,首先在景泰县发展起来,之后在白银市得以全面推广。但是,民间刺绣产业化的发展,还要靠走文化产业的路径来完成。文化产业的根本是文化,民间刺绣产业也是民间文化产业,要保护民间民俗文化、创立自己的品牌;培养人才走创意民间文化产业;把农村分散的刺绣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完善现代化营销机制,推向省外更大的市场。 一、民俗文化,是民间刺绣产业得以产业化发展的根本 文化产业的根本是文化,白银民间刺绣文化产业之源当然就是白银本地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要产业化,是对传统民间文化开发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就要保护文化。既是产业,就有企业。应该具备基本的民族文化素养,懂得文化保护的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银民间刺绣企业的核心就是承载着民族精神、民间风格的老民间艺术品,新创也只能是传统基础上的新创。 我市通过开办展览,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荣誉与奖励的方式,寻找刺绣老人和老的刺绣艺术品。2002年首先在景泰县政府的支持下,县领导和县妇联、县工会的干部一起,对14个乡镇举办了16场次(约2900)余人的刺绣动员会,并且在当年举办了一次全县的刺绣工艺品展,在展览会上刺绣作品种类繁多,有香包、枕顶、肚兜、针扎、绣片、绣帽、香包、烟包、针包、袜垫、挂片、衣绣、桌裙、门帘、绣花拖鞋等,引来的无数前来观看和购买的群众,政府评选了刺绣精品和刺绣能手,并给予荣誉和奖励,找到了一些原生态的老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图式是民间文化企业的蓝本,以便在此基础上创新。原生态的工艺技术是民间文化产业化成功的关键。而后,在全白银市范围内,举办民间刺绣工艺品展。不断有好的老艺术品,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嫌物旧,不嫌人老,才能避免文化血缘的断流,文化遗传信息的丧失。在白银市群众艺术馆还建立了民俗文化展厅,将“老”东西荟萃起来,长期展览。首先要让白银市自己的妇女能随时看到前辈的好作品,因为年轻姑娘不看奶奶的图式是绣不出那种民间味的。 二、强化品牌——创立有白银民俗符号的刺绣品牌 在我们广泛收集整理了原生态的刺绣精品为蓝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做属于我们自己的民间刺绣品牌,激发民间艺术人才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审美个性。创立有白银民俗符号的刺绣品牌。民间刺绣艺术由自发制做到产业形成,其“形”汇集多种民间造型,其“神”洋溢着民族审美特色。每一幅刺绣作品都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包涵着浓郁的地方风土人情。在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中,白银市尽力保留和再现民间艺术的神韵,突出民俗特色,使白银人独特的审美个性渗透到自己的文化产品上,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可再延续的刺绣品牌。 2006年在白银市妇联的帮助下,加拿大援助工程项目,出资免费为全白银市刺绣人员进行仿真画刺绣培训,从此打开了我市刺绣的新篇章 ,将具有高超技艺的苏绣的仿真画技法与我市民间刺绣平绣技法结合,制作具有白银市地方特色的仿真画刺绣作品,这次活动培训3000多人。创作了一幅幅赋予白银地方特色的仿真画作品,其中有表现城市形象的香包作品《凤之韵 灯》;有表现地方风情的风景仿画绣《景泰胡杨林》、《黄河石林》,再现了两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还有《农家女》、《年年有余》、《牡丹》、《八骏图》都以传统图样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作品,都受消费者的亲睐。 但这仅是一个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做强做大,还需有设计能力的刺绣人才,做出更多有品位的精品。 振兴民间刺绣工艺产业,树立自己的刺绣品牌,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就需走文化创意的道路。巩固已创立的刺绣品牌,发掘和完善刺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高刺绣品牌的品牌影响力。 三、培养人才走创意民间文化产业 在白银广大的农村大多数的妇女都会做刺绣,又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