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课件-北师大版
作品简介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 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这首诗 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 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 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背景资料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朗读课文 1.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情感。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3.跟读: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4.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5.汇报朗读。 问题探究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山,天,原野,风,牛羊。原野之中。)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突出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中心思想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的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草原独特的壮丽景象,反映了敕勒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课后练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敕勒( )( ) 穹庐( ) 笼盖( ) 见牛羊( ) 3、《敕勒歌》选自 ,是 时期北方 族的一首 (体裁)。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 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牧民们 的生活景象。 理解运用 蒙古人 腾格尔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B、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C、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D、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5、歌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和( )。整首歌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画,有( )色的毡房、( )色的炊烟、( )色的草原、( )色的土地、( )色的江河水,色彩明丽,对比鲜明。 6、对这首歌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歌词由景及人,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B、歌词中的“蒙古人”和标题上的“蒙古人”都指的是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蒙古人。 C、歌词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蒙古人豪爽、开朗、乐观、向往自由的性格特点。 D、歌词用“毡房”、“炊烟”、“草原”、“土地”、“江河水”这些鲜明的意象勾画了一幅清新的草原图画,意在表现自己和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 7、现今,草原沙漠化的现象已日益严重起来,这与人的破坏是分不开的,比如过度放牧,开挖田地,河流污染等等,请拟写一则标语,提醒、警示人们保护草原环境。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背诵默写。 3、完成课后练习三。 * * 9.敕勒歌 北朝民歌 一·导入新课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 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辽阔旷野,茫茫草原,不知激起多少人美好的向往和想象,那空旷的土地、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处处充满浓郁的魅力。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左仆射安原将军率部将一万余骑进军贝加尔湖。这一仗,使东部敕勒人十万多人归服北魏,拓跋焘最后完成统一敕勒各部于北魏的伟业。北魏王朝将新归服的贝加尔部落十万多人迁至漠南一带。这几十万敕勒人民由于共同辛勤劳动,使漠南一带畜牧业有较大发展,农业也有较大发展,使漠南出现一派兴旺景象。 公元五世纪中叶(公元452——465年),北魏文成帝拓跋睿视察漠南。当时敕勒人用“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统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真是敕勒民族历史上的空前盛况。漠南地区因为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故称这一带为“敕勒川”。当时流传的这首敕勒民歌,就是漠南一带畜牧业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