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评浒陶元清江振洲等喜马拉雅旱獭作为药物线粒体毒性替代
喜马拉雅旱獭实验动物化的研究进展
刘海青,范微,张静宵,刘巴睿,张发荣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西宁 811602)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实验动物化;技术和方法;人类乙肝
Research progress on Domestication of Marmota himalayana
LLU Hai-qing,FAN Wei,ZHANG Jing-xiao,LIU Ba-rui,ZHANG Fa-rong,JIA Luo,TAO Yuan-qing
(Qinghai Institute for En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Xining,811602,China)
[Abstract] The Himalayan marmot is unique wildlife resource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ecause of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widely used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malayan marmot and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of laboratory animals, it was domesticated on the continuous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malayan marmot and promote its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let it become a laboratory animals recently.
[Keyword] Marmota himalayana; domestication;method and technique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近20年来,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动物中心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人工喜马拉雅旱獭生产和研究基地,有对旱獭种群,年可120-150只獭,并与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显著。现将近年来实验动物化研究综述如下
1.背景
1.1旱獭的分类地位与分布 在分类学上旱獭(Marmota)属于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Rciuride)旱獭属(Marmota)。全世界14种,我国目前已发现,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1998年Tennant等人第一次采用乙肝动物感染模型研究非阿尿苷(Fialuridine, FIAU)抗病毒与药理毒性发现,表现出FIAU诱导的线粒体毒性临床表征,如肝衰竭,乳酸血症,肝脂肪变性与FIAU在慢性治疗中诱发人肝衰竭症状相类似,表明对开展核苷酸类药物的临床前评价以及探讨核苷酸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土拨鼠是国际公认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临床前线粒体毒性评价模型。
2.喜马拉雅旱獭的人工饲养研究:3月~11月(非冬眠期)室内最适温度18~20℃;相对湿度40%~50%;光照可以为自然光照和日光灯,照度控制在60Lx以下;室内风速小于0.2m/s;室内氨气浓度小于10mg/m3;噪音小于50分贝。研制了4种不同用途的专用笼具[12,13],并取得国家专利,分别为:喜马拉雅旱獭室外人工繁殖笼具(专利号:ZL 2011 2 0074289.3 );喜马拉雅旱獭人工室内繁殖池(专利号:ZL 2011 2 0074075.6);喜马拉雅旱獭人工室内繁殖笼具(专利号:ZL 2011 2 0074213.0);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用笼具(专利号:ZL 2011 2 0074194.1)。
1.3人工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的研制和饮水:选用苜蓿粉、麸皮、玉米粉为基础日粮,添加食盐、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制成了旱獭配合饲料,配方为苜蓿粉48%,麸皮30%,玉米粉20%,盐1%,酵母粉0.95%,微量元素0.05%,性状为干燥颗粒饲料,直径0.5㎝,长度3~5㎝,呈棒状。每天6:00、12:00、18:00定时饲喂。饮水为pH2.5~2.8的酸化水[14]。
1.4人工饲养条件下旱獭的繁殖特性:人工饲养的亲本旱獭性成熟年龄为2周岁,体重2.5~3.0kg;体成熟年龄为3周岁,体重3.5~5.0kg;繁殖年龄3~6周岁,每年3月份出蛰后进入繁殖期,3月中旬开始交配;发情周期1年,1公1母配对;旱獭的妊娠期为33~37d,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