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培养

■ 培养目标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无线电物理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应用所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 研究方向 1. 超导电子学 (1) 高温超导薄膜、约瑟夫逊结、薄膜有源与无源器件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2) 超导器件及其子系统在微波、远红外波段的应用研究。 2. 电磁材料设计与应用 (3) 各种微波吸收材料电磁设计方法研究。 (4) 降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方法研究。 (5) 光纤非互易舆无源器件的理论、结构和应用研究。 3. 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 (6) 图象处理,包括图象算法研究、运动图象捕捉与识别、指纹和印章识别。 (7) Linux硬件测试和嵌入式系统。 (8) 电子设计自动化和DSP。 ■ 招生对象 大学本科毕业及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 学习年限 学制3年。 ■ 课程设置 1. 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2学分 英语          4学分 B类: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学分 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  3学分 C类: 微波理论与技术     7学分 微波测量(实验)    4学分 常用计算方法      3学分 D类: 超导电子学       4学分 超导电子学实验     3学分 超导电子学新进展    3学分 固体物理        3学分 超导体物性及结构与相关的低温技术 3学分 电磁场的数值方法    3学分 微波光学实验      2学分 物质的电磁特性测量   2学分 几何绕射理论      2学分 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   3学分 六、 培养方式 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的第十周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 考核方式 1、 A类、B类、C类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由有关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工作。 2、 D类课程可采取笔试与写专题综述报告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性课程必须完成实验,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 硕士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已修课程、论文进展情况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提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建议。 ■ 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和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 ■ 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按照南京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 无线电物理采用近代物理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及实验手段,研究电磁场和波及其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电子器件和系统,发展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在电子系统中推广应用。现代许多高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技术、量子电子学、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以及量子信息技术等无一不与无线电物理密切相关,并以之为基础,或即属于其研究范畴。当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已促进电子信息科学的研究从简单物质到复杂系统,从定性解到定量解,从线性问题到非线性问题,从正向研究到逆向反演的转化,而且出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等不同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应用。形成了众多交叉学科和高科技的应用基础。同时,又促进了物理学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 电子计算机就是在无线电电子学和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即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得益于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是以电子在真空中,在半导体材料中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为前提。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一个物理系统,计算过程是这个物理系统的一种时间演化。 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是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