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清康雍乾时期皇子教育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清康雍乾时期皇子教育制度

浅谈清康雍乾时期皇子教育制度[摘要]皇子教育历来是统治者所极为重视的,它不仅关系到皇子自身能力、修养的提高,而且与国家的兴衰成败紧密相连。清代的皇子教育因兼具满汉两种民族特色而显得与众不同,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家法”制度,即上书房制度。上书房制度以其严格的时间观念与监督机制而著称。康、雍、乾时期的皇子教育对清朝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康雍乾时期;皇子教育;上书房制度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48-02 清朝建立后,为求江山永固,提倡“稽古兴文,崇儒兴学”。在京师建立了许多学校。康、雍、乾时期,皇子们很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教育。“清代皇子教育真正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当属康熙帝。”① 一、皇子教育的特点及内容 (一)皇子教育的制度化 清初,政治不稳定,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对皇子们的学习做出周密安排,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康熙皇帝自己也不例外,文献记载康熙帝曾有读书“竟至过劳,痰中带血”②的经历。他本人常亲自去检查皇子们的学习情况,“于听政之暇,时时指授,罔或有间”。③ 雍正皇帝深受其父影响,即位后第二年,对皇子入学之事特发上谕,明确规定上书房内的陈设和师生见面之礼,特别重视皇子对师傅的礼节。如此,则皇子知礼重师,师傅得尽心教导。为了更好地完善以后的立储之事,雍正皇帝还设立密储制度。这样就相对公平地解决了储君之事。 乾隆皇帝更加重视皇子教育,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式下谕,规定皇子皇孙6岁便去上书房读书。在三位皇帝的精心安排下,清朝形成了典型的皇家教育制度——上书房制度。 上书房(又称尚书房,道光以后统称上书房),就是清代的皇家“子弟学校”。上书房建于雍正初期,坐落于今故宫乾清门左侧。上书房为了“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乾隆皇帝对上书房十分重视,为其题楹联“念始终典于学,于缉熙单厥心”。 (二)皇子教育的内容 清朝规定了皇子读书的年岁,“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④并特派汉、满学士任师傅,读书的地点就在上书房。皇子、皇孙在上书房学习的课程包括:满、蒙、汉(有时也学些藏文与维吾尔文)等语言文字,儒学主要是“四书”与“五经”,以及国史、圣训、策问、诗词歌赋、书画与“禁习时艺”等。每个皇子都配有汉人师傅,人数多少不定,总管教学事务的称总师傅。由于清朝是“马上得天下”,故对皇子、皇孙骑射武功的训练也十分重视。“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八旗武员弓马、国语谙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谙达,体质稍杀入师傅”。⑤谙达分外谙达与内谙达,教弓箭、骑射的称外谙达,每位皇子配有五名,为其管理鞍马、弓箭,并“教演鸟枪”等事;教满、蒙语文的为内谙达,一般有三人。管理上书房诸庶务者称为总谙达,他们更番入卫,轮流值班。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又或云内谙达、外谙达共五人,内谙达教满蒙书,由八旗翻译人员选派;外谙达教弓箭骑射等事,由八旗参、佐领选派,轮日入直。”⑥另外,每个皇子还配有几名“哈哈珠塞”(满语,亦称“哈哈珠子”,汉译为“男孩子们”),他们平日主要是服饰皇子与师傅茶食等事,类似书童,从八旗大员子弟中挑选,亦轮流值班,每天两人。 道德品质教育在清代一直为统治者们所关注,努尔哈赤就曾训诫子孙:“勿争利而争公正,勿思财而思德。”⑦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应该讲求以德治国,所以,皇子们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康、雍、乾时期,对皇子们的教育内容全面且有特色,在对皇子们进行科技方面的教育上,根据其自身的不同特点与爱好进行有重点的培养,使皇子们能够正确认识西方的科技与文化。 (三) 严格的作息时间 在上书房,皇子读书相当辛苦。每天早晨寅时(3~5时)就要到上书房学习,虽严寒酷暑不辍,先学习满文、蒙古文,然后学习汉文。师傅往往在卯时(5~7时)教课,一般要到午时(11~13时)方散,有时要到申时(15~17时),下午往往还有骑射等课程。元旦免上学一天,除夕及前一日到己时(9~11时)结束,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放假一日。 二、皇子教育的方式 有清一代,皇子教育被视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最高统治者将其列为国家政务之一,时常进行检查、督促,因此皇子们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特殊。既有对历史的继承,又在不断地创新,更加注重皇子的实践锻炼。 清代帝王家的子弟,生活范围有限,基本与世隔绝,尤其在他们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陪伴其左右的除了服侍他们的太监、仆役之外,便是他们的父母,而他们得沾教养的首先是皇家的“庭训”。皇帝将庭训视为对皇子们最重要的授课方式。 康熙帝由于在年幼时父亲顺治帝去世,为自己没有受到父皇的训导而感到遗憾。康熙四十七年(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