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生物学论文海洋生物简介
海洋生物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高速增长,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世界人口第一、多种战略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海洋的作用尤显重要。虽然人类并不生活在海洋上,但海洋却是人类消费和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海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所以,我们必须对海洋及海洋生物有所了解。什么是海洋环境?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海洋环境的分区为了便于研究环境以及栖息其间的各类生物,按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征,把整个海洋环境分为底栖区、浮游区与潮间带。分别包括所有的海底,全部海水层及海陆交界处。底栖区及其特征海洋的底栖区包括整个海底以及高潮时海浪所能冲刷到的沿岸区域。本区以深度为200m的大陆棚外缘为界,可分为两个大带:沿岸带和深海带。沿岸带沿岸带和深海带以水深200m左右为其分界线。这一深度是大陆棚的外缘;同时大体上也是海洋中透光带和无光带的界线。沿岸带的面积约占海底总面积的7 %,但这里却是海洋中生命最丰富的区域,也是近岸渔业的重要场所。沿岸带又可分为滨海带和浅海带。滨海带:本区范围从高潮线起至水深40-60m的水底区。这一带的下限大体上就是固着植物所能生长的界限。滨海带上部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潮沙带(潮间带),以高潮平面与低潮平面为其上、下限。浅海带本带范围从滨海带下限起至水深200m的水底区。但是,光照强度与温度条件是决定深度界限的重要因子,在高纬度海域,由于温度、光照因子的联合作用,下限的深度要比低纬度浅。深海带深海带的范围从沿岸带下限直至大撑底部。深海带又可分为深海底带和深渊底带。二、浮游区及其特征海洋的浮游区指的是覆盖在底栖区之上的海水水层。本区在水平方向上,可分为沿岸区和大洋区两大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大洋区又可分为上部的透光带(有光带)和下部的黑暗带(无光带)。沿岸区和大洋区的水平界限一般选择为200m的等深线。透光带和黑暗带的分界线也选取200m这一深度。沿岸区沿岸区又称浅海区或近岸区。它的水平距离视海底倾斜的缓急而有很大的差异。沿岸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幅度大,理化因素具有季节性和突然性变化,由于大陆径流的影响,海水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含量丰富,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的生产量很大,生物的种类复杂、多样,种群数量大,而且多数是广温性和广盐性的种类。本区拥有很多海洋植业的重要渔场。大洋区大洋区又称远洋区,占世界海洋的大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空间宽广,垂直幅度大。海水中含陆地性碎屑少或完全没有,透明度大。盐度高,化学成分稳定。养分含量低,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都贫乏。在深海的水层下部,环境条件终年恒定,只有少量深海动物生活。潮间带潮间带是指大潮的最高潮线和大潮的最低潮线之间的滨海地带。潮间带环境受潮汐有节奏的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每天有规律地变化着;退潮时,潮间带的生物暴露在空气中,涨潮时,重新被淹没在海水里。这种昼夜期间环境交替变化(所有化学、物理、生物的现象都受这种环境变化节奏的制约),是海洋潮间带的特点。海洋非生物因子在自然界中,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非生物的环境。海洋环境中影响有机体生命活动的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园子两大类。生物因子包括海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子又称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包括海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子又称理化因子,海洋的理化因子有温度、光照、海流、潮汐、底质、盐分、溶解气体、pH值、压力等。这里介绍光照、温度、盐度三种。一、光的生态作用光是海洋生物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能影响有机体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效应,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分布和生存。1、光作为海水中的分布特点(1) 具有高度的方向性(2) 射入水面后光强随深度而递减,且光谱组成也发生显著变化(3) 太阳光是海洋的主要光源,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产生热效应2、根据水体中光的强弱或有无,可分为如下三个水层:(1)真光层:光线充足,光量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光层深度自海面向下延伸至80~100m。(2)弱光层:光线较弱,植物不能进行有效的生长繁殖。这一层中浮游植物大部分是真光层沉下来的。该层深度自80-100m延伸至200m或更深。(3)无光层:位于弱光层下直至深海底,厚度最大,植物不能生存,只有一些肉食性和渣食性动物。3、光对海洋植物的影响在海洋中,随深度增加,光照强度迅速减弱,且光的质量也起变化。波长长的红光在表层即被海水吸收,故在深层缺乏叶绿素所需的红光,然而藻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辅助色素,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四沉淀平衡的应用.doc
- 专题九卤族元素.doc
- 专题二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doc
- 专题六城市与交通区位选择.doc
- 专题生态系统基础知识.doc
- 专题练习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doc
- 专题13-城市与城市化.doc
- 世界各国名称及首都城市中英文对照.doc
- 世界名车赏析之四德国.doc
- 业务成长攻略.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