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水田园导学案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水田园导学案教师版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教学目标:2、学会从题材角度把握诗歌的情感。《山居秋暝》品味鉴赏 欣赏画中之美 (1)、析题 明确:?暝:日暮,傍晚。????居:停留,住宿。 诗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写景如画,一静一动,是否都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为什么?明确:不是。前者呈现于视觉,后者诉之于听觉。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调整? 明确:“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 明确: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二是这样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之中,渔舟遮于莲叶以内,初时未见,后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句的藏和露,诗句中的诗趣与诗情) (5)“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结合本诗,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为什么? 明确:全诗构成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定的气氛。颔联可入画:雨后青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颈联也可入画:忽听竹林里笑语一片,呵,原来是那洗衣的少女踏着金色,沐着清辉归来了,只见河塘里莲叶纷动,清莹晶亮的水珠滚下来,晚归的渔舟荡出来,好一幅情趣盎然、魅力无穷的山村生活画面。? 《客至》 《宾至》 居住环境 春意盎然 清幽、僻静 偏僻 客至心情 惊喜 惊讶、冷淡 如何待客 兴奋欢快兼有歉疚 客套尽礼数 主客关系 真诚深厚、亲切融洽 客套拘谨 诗人情感 喜 累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诗题一作“ 有客”。诗题里的“ 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 ”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 相知之客”,从选辞上,是“各见用意所在”(陈秋田)的。诗中未确指“宾”之姓名,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可见此客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 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三 、四句写惊讶之情。“江干”,江边。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为此诗人说 ,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 车马”枉驾暂“ 驻江干”。“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五、六句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 客”,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平仄协调。这句说:你这位“佳客 ”,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相饷 ,也算尽礼了。“百年”意同一生。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七、八句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 。“供给”指酒肴。“药栏”,花药之栏,“看药栏”,即看花。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 ”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 《山居秋暝》??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三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