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争与和平说课稿湘美版美术
湘美版美术:《战争与和平》说课稿姓名:陈嘉琪 申报学科:高中美术(一)教材分析:1.教学思路: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鉴赏》的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探讨的是一个凝重的话题——战争与和平。2.本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2.1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2.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通过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2.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借助多媒体的表现手段,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同时也通过美术作品所呈现的“战争”的不同侧面,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中树立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1.从美术作品中感受艺术家对于描绘战争与和平的各种手法和细节来推断美术家的意图。2.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并能了解作品创作者的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3.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变革中的战争因素与美术作品的密切关系4.(难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难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流露出来的情感表现。(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通过观察、分析战争题材,感受近现代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表现语言。通过分析艺术家选择特定场景和细节来表现战争的意图,提高画面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探究作品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表现能力。准确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美术与战争的关系,通过欣赏系列战争题材的作品,感受画家爱国、爱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五)教法与学法:1.教具采用: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各类艺术作品,教学用课件,课本等。2.教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音乐和图片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播放一片《血染山河:抗日战争简史》来营造课堂氛围,以战争的故事来渲染战争的残酷,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归纳法等方法呈现美术作品中反映的“战争”的不同侧面,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中树立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3.学法指导: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评论,避免用一些现成的艺术观点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用启发式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视频《血染山河:抗日战争简史》[思考交流]:1.1看了这个片段后,你有何感触?1.2与今年9月3日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联系起来,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这是以快速浏览的形式表现的战争的过程,它把一场战役的缘起、开端、过程和结果全部表现出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音乐和图片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播放一片《血染山河:抗日战争简史》来营造课堂氛围,以战争的故事来渲染战争的残酷,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战争与美术(作品欣赏)[展示课题]:《战争与和平》——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2.1《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么一件浩大的人工工程,它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军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的,它是战争的产物。经过漫长的岁月,已不再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古建筑艺术的杰作,中华民族智慧与血汗的结晶。2.2《兵马俑》——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也完全是战争的主题。(重点讲解)[思考交流]:工匠们费劲力气烧制出像真人一样大小的俑为的是什么目的?(俑的出现最主要是代替真人殉葬。这个地下军队其时是作为秦始皇的陪葬,他们在地下另一个世界里仍然保卫着秦始皇,听从他的调遣。其中各个俑长相各不相同,形态逼真,比例准确,和西方雕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兵马俑按军阵排列,展示秦始皇军队的面貌。1号坑以步兵为主,构成长方形军阵,其后为步兵护卫的38路四马战车纵队,队伍整齐,浩浩荡荡,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2号坑,由战车、步兵、骑兵组成混合编队。3号坑是统帅1、2号坑军队的指挥队。三个坑的兵马俑,有机组合成庞大的军阵,展示了“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和严整的军威。折射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魄和意志。兵马俑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稳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气未脱,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兵马俑真实的再现了每个细节,如发式、衣服、盔甲甲片有规律的重叠相压,都予以一丝不苟的刻画和质感的表现,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 )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