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侨在哈尔滨工商业活动和其对哈尔滨影响(1898—1931).docxVIP

俄侨在哈尔滨工商业活动和其对哈尔滨影响(1898—193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侨的概念。本文的俄侨包括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来到哈尔滨的俄国侨民,也包括十月革命后来到中国的大批白俄以及后来的无国籍俄人。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在导师的帮助下,经过本人的努力,完成此文,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敬请专家教授批评指正。2一、俄国侨民在哈尔滨的基本情况从1898年俄国修筑中东铁路开始,哈尔滨逐渐兴起。中东铁路带动哈尔滨迅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哈尔滨迅速完成由小渔村到现代大城市的过渡。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也是由俄国侵略推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哈尔滨带上了鲜明的殖民地色彩。19世纪末,俄国侨民陆续来到哈尔滨,“定居哈尔滨的俄侨一度多达20多万”。‘他们在哈尔滨的历史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哈尔滨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至今俄国人的影响依然可见。(一)俄侨产生的历史动因f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统治更加衰败。189≮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之一就是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这对俄国独霸东北构成了威胁,于是俄联合法德,要求日本“还辽”。“还辽”后,俄国以功臣自居,诱使清政府于1896年6月3日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电俄密约》。密约第四款规定:中国允许道胜银行在中国建造一条穿越吉林黑龙江地方,连接俄国西伯里亚大铁路的中东铁路,俄国人从此正式获得了在东北修路的特权。《中俄密约》的签订为沙俄侵占东北打开了方便之门,使沙皇俄国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东北。以互相援助、共同防御为幌子,名为“中俄合办”,实为俄国人控制。华俄道胜银行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专营权后,于1896年12月27日在海参崴成立“中东铁路公司”,任命尤格维奇为铁路总工程师。1897年4月初,俄国派遣的第一批工程师达海参崴,开始进行测量及其他准备活动。于1898年4月完成勘测之后,派先遣队到达哈尔滨的田家烧锅大车店,正式将这里确定为铁路工程局。1898年6月9日,俄国泵【中铁路局迁到哈尔滨后,进入了建筑阶段。/随之大批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勘查筑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哈尔滨。栏东路修筑的同时,~些城市建设的专家人员也来到哈尔滨,对哈尔滨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此时绝大多数俄侨是由政府派遣,是有计划的集体迁移。由于此时哈尔滨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城市雏形还没有形成,其它职业的俄侨人数较少。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铁路加速了沙俄向哈尔滨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商品倾销与资源掠夺,由此吸引了一些俄国商人来此经商牟利。哈尔滨城市初具雏形,城市各种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修筑了各种类别的公共建筑和宗教建筑,“一些满足俄侨精神生活需要的图书馆、学校、电影院、剧场也纷纷建立起来了。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俄侨,一些迎合社会发展的商人、文职人员、教育人员、医护人员、神职人员及其它职业俄侨逐渐增多,而且激增很快。石方、刘爽、高凌:《哈尔滨俄侨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页。3俄国政府和中东铁路也鼓励俄人移居哈尔滨,对俄国侨民给与了多种优惠政策。1905年前俄国的私人企业不受中国和俄国税收的限制,对俄国来说这些企业在外国,对中国来说他们又享有治外法权,他们不缴纳消费税和国家的税收,中东铁路当局和沙俄的金融派出机构道胜银行在住房、就业等方面给俄侨很大的方便。优惠的政策吸引大量俄侨来到哈尔滨。1917年俄国爆发了姐月革命,这使大批的资产者、官吏、军官以及对革命不理解的群众逃亡到哈尔滨。据1919年6月13日《远东报》记载:“俄境西比利亚以北各处人民苦于食品,又被过激党骚扰,每家仅许留粮十六布得,其余皆收国有,如有匿藏不献判以徒刑,并派兵队劫夺人民牛只、青菜,藉口供给军资,故一般无告之人民均纷纷来哈逃避云。”2又如1918年10月22日《远东报》记载:“近日乌拉岭逃民纷纷由依尔库次来哈避难,各旅馆拥挤不堪,多有席地而眠者,闻萨马尔乌发逃民有十万之多。”3这一时期来哈俄侨数量猛增。“由1916年34115人猛增至1922年1554002人”4正是由于以上诸原因,大量的俄侨侨居在哈尔滨。(二)俄侨在哈尔滨的人口职业结构中东铁路修筑前的哈尔滨,并未形成缀i的完整区域,而是一些散落的村意。据记载“当时的田家烧锅周围200多户人家。綦蒙角也是荒野边塞,人口有限,埠嘤%是低洼的江滩,人烟稀少,傅家店是《1S90年前后形成的居民点,但也只有两三百户”。5中东路建设之前,哈尔滨的人口数蟹较少。此时并没有俄侨存在。随着中东路修筑和哈尔滨的开埠,来哈尔滨的俄国人数量激增很快,“由1898年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1899年的几千人~,“1902年哈尔滨的俄国人为12000人”,1903年在东北的俄侨超过30000人,1904年日俄战争后黑龙江的俄国侨民增至100000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