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模具技术资料整合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技术资料整合重点

模具技术复习资料 什么是功能材料?什么是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主要以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要求为主,力学性能要求为辅的一类材料。 结构材料;主要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主,理化性能为辅的一类材料。 什么是模具?用模具加工制作有什么优点? 模具是指利用自身特定的结构形式,将材料成型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制品的生产工具。 优点:a、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b、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 c、操作简单,对操作者技能水平要求低 d 、能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制件 e、制件精度高,尺寸稳定,有良好的互换性 f、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g、成型后一般不再做进一步加工 常用的模具有哪些类型? 冲压模:冲裁模、拉深模、弯曲模、成型模、级进模、复合模、冷挤模 塑料模:注塑模、压塑模、挤塑模、吹塑模、吸塑模 型腔模:塑料模、锻造模、压铸模、陶瓷模、橡胶模、玻璃模 模具制造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a、属单件小量生产,生产效率低 b、既用高精尖的机电设备加工,也用原始得钳工手工加工 c、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 d、对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高 e、模具成品须经试模和调整后,才能正式投入生才是用。 何为塑料?具有什么特性?塑料主要有哪些类型? 塑料:是一种以有机合成树脂(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可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塑制成型的材料。 塑料类型:制造方法分聚合反应类塑料和缩聚反应类塑料,成型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使用用途分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用塑料 稳定剂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作用:阻止或延缓塑料在受热、紫外线照射、空气氧化等因素的作用下老化。 主要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稳定剂 一般用量:塑料的0.3%--0.5% 什么是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热塑性塑料:以聚合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以缩聚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塑料 区别:热塑性塑料原料受热后可软化或熔融,冷却后固化,再加热仍可软化或熔融,也即具有再生性。 热固性塑料原料首次加热后可软化或熔融,但是一旦固化成型就不能再加热使其软化,也即不具有再生性。 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下,塑料有哪些加工特性? 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下塑料具有可挤压性、可模塑性、可延性、可纺性、可机加工行。 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有哪些?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方法有哪些? 热塑性塑料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固相成型。 热固性塑料成型方法;压缩成型、压铸成型 在设计塑料产品时,选材应考虑哪些因素? A、塑料的力学性能 B、塑料的物理性能 C、塑料的化学性能 D、必要的精度 E、成型工艺性 F、材料的经济性 影响塑件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划分精度等级类别的依据是什么?分哪几个等级类别? 因素:模具的制造精度、安装误差及使用磨损;成型工艺条件;塑料收缩率;塑件的形状、脱模斜度及成型后塑件的时效变化等。依据是塑料的收缩性;塑件精度分为7个等级(MT1—MT7) 塑件表观缺陷主要包括哪些形式?模腔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如何确定? 表观缺陷形式:缺料、溢料、飞边、凹陷、气孔、熔解痕、银纹、斑纹、翘曲与收缩、尺寸不稳定等。模腔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塑件的1/2,即 Ra0.01—0.63μm 塑件上为何要设计脱模斜度?一般取值多少?在塑件上怎样标注?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防止脱模时擦伤塑件,必须要在塑件内外表面脱模方向上留有足够的斜度α,一般取α=30′―1°30′,A、外形以大端为基准,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B、内形以小端为基准,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 塑件的壁厚过薄过厚会对制件质量产生哪些影响? 太薄熔料充满型腔的流动阻力大,易产生缺料 太厚塑件内部产生气泡,外部产生凹陷,且增加成本 壁厚不均将造成收缩不一致,导致塑件变形或翘曲 一般塑件1-4㎜,大型塑件可达8㎜ 为何采用加强筋?设计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加强筋的作用:①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加强塑料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料变形翘曲 ②可以改善充模流动性,减少内应力,避免气孔、缩孔和凹陷等缺陷。 ①厚度小于塑件厚度,用圆弧过渡 ② 壁厚为t,筋高L=(1-3)t,筋宽(1/4-1)t,收缩角α=2~5筋根过渡圆弧R=(1/8-1/4)t③加强筋端部不与塑件支撑面平齐,缩进0.5㎜以上 塑件转角处为何要圆弧过渡?塑件的内、外圆角是如何确定的? ①可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制件强度 ②有利于充模和脱模 ③有利于模具制造,提高模具强度 圆角确定:R(外)=1.5t R (内)=0.5t 一般R≥0.5㎜ 为什么要尽量避免塑件上设计侧凸或侧凹?有侧凸或者侧凹结构时,可强制脱模的条件是什么? 不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