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1.1低温弱光危害是设施园艺生产中的严峻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设施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
农业技术发达国家发展了集约化温室。实现了温.光、水、气、肥等环境因子计算机调控,从栽
培管理、采收包装全部采用了规范化的技术体系,产量和效益水平都非常高;亚洲及环地中海国
家如中国、日本、西班牙、韩国等发展了造价较低、操作简单的普通日光温室,这种温室技术含
量低,环境可控度低。
我国的设施园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并于八,九十年代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
蔬菜的反季节生产,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同时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
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的重点。目前,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
达到200万公顷,设施种类从简单的小拱棚、钢架大棚、日光温室乃至现代化智能温室,作物种
类从简单的少量几种蔬菜扩大到各种温性的蔬菜、花卉以及果树等多种园艺作物。截止目前我国
设施园艺实施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人均设旌蔬菜占有量33公斤,人牟,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
保护设施在减少低温对植物生长不良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光强明显削弱的负作用;设施内相对
光强一般只有露地的50%左右,部分区域不足28%。特别是南方或者冬季雨雪较多的年份,连续
的雨雪低温或大雾天气抑制了植物生长发育。严重地影响了产量和品质,40%的日光温室因此而
歉收,10%左右绝收。这是当前设施园艺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设施园艺中90%以上
为简易型温室,有加温设备的温室所占比例不到l%,温室升温只依靠太阳辐射获取热能,保温、
增温能力有限。在寒冷季节极易发生低温冷害;冬春季节多风沙使大棚塑料薄膜上尘土附着,透
光率更低;温室结构的单一化、温室采光面局限性等又加重了弱光的影响;农谚讲“不怕低温,
就怕寡照”,更加说明弱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缺乏加温设施,夜间保温性有限,在我国广
大的区域内冬季生长的喜温作物仍然存在着低温伤害的威胁,如果全靠人为加温,每年耗煤达
300-1000吨/hm2,加重设施园艺生产成本;长期的低温弱光易导致幼苗萎蔫、黄化、结冰,死苗、
沤根;开花结果期造成落花、落果、化瓜等严重后果。为了提高设施内光能利用效率,增加作物
生物学产量,人们采取了多种途径,如筛选耐低温弱光品种、改良设施物理结构、研制新的透光
保温材料、铺设反光材料、增设专用照明设备、定期保持薄膜清洁、适时揭盖草帘和纸背等;这
些措施有的操作麻烦、误工费力,有的投资过大,成本过高;与之相比,外施化学物质耐低温弱
光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截止目前利用外源物质直接调控植物耐低温弱光能力的报道
很少见到。
番茄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对温度反应敏感,在我国栽培历程悠久,是中国北方保
护地栽培的代表蔬菜种类。棚室低温弱光使番茄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到其产量和果实的商品
性;本研究以四叶期番茄为试材,对不同化学物质的耐低温弱光效能进行了研究。
1.2应用外源化学物质调控作物抗逆性是重要的减灾技术
科学家在研究植物抗冷性时发现,向植物施加外源化学物质(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能提高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物的抗冷力,并从生理学角度对其提高抗冷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已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王熹,1993;郭确和潘瑞枝,1984;简令成和王红,2002;Weibing
2001)。
1.2.1早期的化控技术
上世纪509代,我国应用萘乙酸、2^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落花落营。609代在小麦上应
用矮壮素防治倒伏,控制棉花徒长。70年代以来,我国对赤霉素、乙烯利(CEPA)、缩节胺(DPC)、
多效唑四个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进行了全国性的开发研究和大田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每年覆
盖面积达0.067亿hm2,此后309来,我国的化控技术稳步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主要推广
了四项技术:①“多效唑培育水稻壮秧技术”、“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秩技术”,以此为代表的多效唑
化控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面积最大的化控技术,每年应用面积约0.084Lhm2,这项化控技术是我
国首创,已成为我国水稻、油菜生产的常规技术;②“缩节胺(助壮素)调节棉花株型技术”已成为
植棉生产常规技术,每年我国应用面积约为100万hm2,该项技术源于德国,但经我国研究改进后,
效果更为突出;③“赤霉素调节杂交稻制种田花期技术”是我国创新技术,每年应用面积约为27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影响地.pdf
-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pdf
- 埃索美拉唑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口服对健康志愿者胃内pH值影响.pdf
- 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地.pdf
- 奥曲肽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影响实验地.pdf
- 暴露于二噁英、五氯酚(钠)男工氧化应激指标、维生素A和生殖激素水平改变和二噁英对表皮细胞增殖影响.pdf
- 北京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实证地分析.pdf
- 贝壳热分解行为地和对聚合物热降解影响.pdf
- 贝特类药物对大鼠肝脏APOA5表达影响和APOA5调脂机制探讨.pdf
- 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对癫痫儿童体重和相关代谢指标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