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先咽喉瘫痪.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1先咽喉瘫痪

* 九、思考题 1、喉痹的分型论治? 2、喉痹的外治法? 3、喉痹的预防与调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喉 痹 [目的要求] 1.掌握喉痹的定义。 2.了解古代医家对喉痹的认识。 3.熟悉喉痹的病因病机。 4.掌握喉痹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治疗。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喉痹的病因病机,起病急者多属肺肾之热证;久病不愈,反复发作,则因体质不同,可有阴虚、气虚、阳虚、痰瘀等不同证型,应在治法、用药上加以区别。掌握喉痹各种外治法,如含漱、吹喉、含服、蒸汽或雾化吸入等。 难点:咽喉痹与乳蛾、喉痈有相似症状,应注意鉴别。 一、概述 1、定义: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2、现代医学病名:咽炎。 二、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气候骤变,起居不慎,肺卫失固,易为风邪所中。风邪多有夹寒夹热,风热外邪乘虚侵袭,邪从口鼻而入,内犯于肺,宣降失司,邪热上壅咽喉,而为喉痹;风寒之外袭,外束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泄,壅结咽喉,亦可发为喉痹。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外邪不解,壅盛传里,或过食辛热煎炒、醇酒之类,肺胃蕴热,复感外邪,内外邪热搏结,蒸灼咽喉而为病。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温热病后,或劳伤过度,耗伤肺肾阴液,使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则虚火亢盛,上炎而灼于咽喉,发为喉痹。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因思虑过度,劳伤脾胃,或饮食不节,或久病伤脾,致脾胃受损,水谷精微生化不足,津不上承,咽喉失养,发为喉痹。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因于房劳过度,或过用寒凉之品,以致脾肾阳虚,肾阳虚则虚阳浮越,上扰咽喉;或脾肾阳气亏损,失去温运固摄功能,寒邪凝闭,阳气无以上布于咽喉而为病。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为痰,凝结咽喉;或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于咽喉,久则经脉瘀滞,咽喉气血壅滞而为病。 急性咽炎的病因 (1)病毒感染:通过飞沫与密切接触而传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最多。 (2)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与肺炎双球菌为主。 (3)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 (4)体质和遗传因素。 (5)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疾病牵连到咽部,才引起了咽炎。 慢性咽炎的病因 (1)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 (2)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 (3)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 (4)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 三、诊断 1.病史:急性者:多有外感病史。慢性者:咽痛反复发作史。 2.主证: ⑴急性者,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咽痛加重。 ⑵慢性者:咽喉不适为主,如咽干、咽痒、咽部微痛、灼热感、异物感、哽哽不利等症状。 3.检查: ⑴急性者:咽粘膜充血、肿胀,后壁淋巴滤泡肿大,咽侧索增生,咽后壁或见脓点。 ⑵慢性者: ①咽粘膜弥漫充血,血管扩张,色暗红。 ②咽粘膜充血、增厚,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肿胀,呈颗粒状分布或融合成片,咽侧索充血、增厚。 ③咽粘膜干燥,或有黄绿痂皮附着。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乳蛾、喉痈等病相鉴别。 五、辨证及治疗 (一)分型论治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 偏于风热者,咽痛较重,吞咽时痛 增,发热,恶风,头痛,咯痰黄稠, 舌苔薄黄,脉浮数。 偏于风寒者,咽痛较轻,伴恶寒发 热,身痛,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脉 浮紧。 检查:风热者,咽部粘膜鲜红、肿胀, 或颌下有臖核。风寒者,咽部粘 膜淡红。 治则:疏风散邪 宣肺利咽 方药:风热者,用疏风清热汤加减。 风寒者,用六味汤加减。 疏风清热汤 荆芥、防风 疏风解表 双花、连翘、黄芩、赤芍 清热解毒 玄参、浙贝、花粉、桑白皮 清肺化痰 牛蒡子、桔梗、甘草 散结解毒利咽喉 六味汤 荆芥、防风、薄荷 疏散风邪 桔梗、甘草 宣肺利咽 僵蚕 祛风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