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教育——第一讲
创新概论 郭乃林 2013 请大家思考? 什么是创新? 创新最需要什么? 2013的春运神器 最怪异的发明 2010年,《福布斯》记者走访了美国专利局,从已登记核准的专栏中选出了最怪异的发明,让人忍俊不禁,也大开眼界。 踢屁股健身器 马桶吸氧器 今天要达到的目的 什么是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 我能创新吗 我怎样才能创新 只要你愿意, 你一定能创新 一、什么是创新? 创建新的:刻意创新|继承与创新有一定的辩证关系。 词语分开解释: 创 : 创(創) 开始,开始做:创造。创制。首创。开创。创立。创演。创议。 新 : 新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 创造、发明、发现和创新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创新? 当前是创造发明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国家之 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现象上看是产品竞争, 从实质上看是智力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 发明的竞争。 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 想当年:出口一台DVD利润多少? 一个苹果中国能分得多少利润 去年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原物料供应国占21.9%,屏幕、电子元件等主要供应商分得了4.7%利润,而中国大陆劳工只能从中拿到1.8%的利润。 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 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为41%,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2011年11月17日 学习时报 )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 5%则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超过30%则容易产生对外技术依赖。 对外技术依存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总量指标之一。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条件 几个非核心创新国的排名及每100万人口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二、为什么要创新? 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 新一代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 二、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 二、为什么要创新 不分年龄、不分职务、不分职称、不分学历,人人都可以成才。要着力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胡锦涛 二、为什么要创新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事业的未来要靠他们。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重视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温家宝在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 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二、为什么要创新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 你想成为一流人才吗? 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除了痴呆,每个普通的正常人都具有创造力,因此都具有开发的创造潜能。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评论“创造”时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 、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续一)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续二) 、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要发明(续三) 、 国内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 16世纪前的中国是个发明大国,世界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其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到了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及商鞅等人都从治学、治身、治政等方面论述过创造,但他们极力反对标新立异,起到了压抑创造精神的反作用。致使自1610年以后的长达400年的历史时期内,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似乎已与中国人无缘。至今尚未发现自先秦后有关论述创造的著作。 四大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L_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代替DL_T 1074-2007).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pdf
- 白癜风中西医防治(王砚宁)_部分1.pdf VIP
- 第二单元生物制品生产等基本技术61课件.pptx VIP
- 最全监理大纲(共486页).docx
- DLT_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docx VIP
- MZT213-2024学术类社会团体自身建设指南.pdf VIP
- 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docx VIP
- 政务视联网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