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谈密码简版
一.密码在文本中 解答诗歌鉴赏题,第一位的是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这是最重要的。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整体阅读的同时,了解一点阅读技巧,也有利无害。譬如一首诗词,作品的题目、诗眼、警句、意象等往往承载更多、更重要的信息,关注它们,对全诗的解读会有所帮助。 两首《观书有感》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各蕴含怎样的读书道理?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前一首用有了源头活水,池塘就明澈如镜,//形象地说明了好书可以丰富才智、净化心灵的道理。//后一首写春水涨满之后,原来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便畅行无阻了,//借以形象地说明读书积累能使人生之帆愈发高扬,达到理想的彼岸。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因与洞庭相连,诗中以洞庭称之。 ②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这里借指洞庭。 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的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 诗歌的前两句用一连串具有感伤色调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西风”让人想到凄凉肃杀,“老(波)”让人想到凄楚悲凉,“白发”则让人无限伤感。肆虐的“西风”,苍老的“湘君”,惨然的“白发”,构成了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的画面,作者借以抒发了一腔的失意和悲愁。 诗中“红衣落净渚莲愁”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声声慢》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分析: 手法——鉴赏形式,求同分析 1分 情感——鉴赏内容,求异分析 2分 表述——两层三点,结合诗句 1分 三.密码还在注释……中 留意密码时,除了关注文本中的题目、诗眼、警句、意象以及艺术手法之外,以下因素有时也有密码的特点: 1.试题注释 2.作品背景 (诗人身世) 3.常识常理 4.客观选项 5.主观题干 这提醒学生审题要仔细,不要轻易丢弃诗歌解读的任何一个密码。 密码之七:时代背景 春 行 即 景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1.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2.宜阳: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 思考: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3分) 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但是无人欣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自鸣自听。// 以乐景写哀情, // 反衬出诗人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凄凉心绪。 请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杜诗的后两句使用虚写手法(假设、想象、假想、推想),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东吴就会被曹操所灭。/ /表达了偶然因素有时会影响历史的看法。 密码之九:主观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泊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 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凤城:这里借指长安;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生。 托物言志可选择的角度 : 1、借流莺的漂泊无依写自己的飘零身世 2、借流莺的不能自持写自己的难以掌握命运 3、借流莺的巧啭写自己的才华横溢 4、借流莺啼唱的执著写自己的求索之苦 5、借流莺的无枝可栖写自己的年华虚度,抱负成空 参考答案 本诗妙在使用托物言志手法,明写黄莺,暗寓身世。一联借流莺的漂泊无依写自己的辗转流徙(飘零身世),借流莺的“不自持”写自己的难以掌控命运;二联借流莺的美妙啼唱写自己的才华横溢;三联借流莺啼唱的执著写自己的求索的坚执(希望得到赏识);尾联用流莺无枝可栖写自己的年华虚度、抱负成空。通过对流莺形象的刻画,生动抒发了自己遭受冷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