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丹梅 让药膳成为餐饮主流
李丹梅 让药膳成为餐饮主流李丹梅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营养学专业,之后进入成都同仁堂工作。成都同仁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组织全国上百位医学、营养学等相关专家,编写中国最权威的药膳读本――《中国药膳大全》,同时创立了全国最早的药膳餐厅――御膳宫。
1994年,李丹梅开始主政同仁堂御膳宫。在此之前,御膳宫已亏损数年,李丹梅的到来,成就了御膳宫最为鼎盛的经营局面,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赞誉为“中国药膳第一家”。
●中国餐饮业“不差钱”,光是去年就金口玉牙地赚了1.5万亿,的确是一台扩大内需的发动机。
●中国餐饮业“还差钱”!面对如此庞大而强盛的中国餐饮市场,好多该赚的钱却赚不到手。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餐饮企业总体盈利能力远远低于国际知名餐饮公司。之所以如此,盖源于中国餐饮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化程度偏低……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重大举措,商务部新近出台了《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旨在全面提振中国餐饮产业。其中特别强调传承创新――“要在弘扬中华餐饮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进行管理、服务和产品创新,改良创新菜系、菜品,满足餐饮消费需求”。
●传承创新――中国餐饮产业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并不好走!李丹梅和她的“钦善斋”,就跋涉在这条路上……
从同仁堂到钦善斋
药膳,中国的国粹之一。可惜至今还没有人为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80年,成都同仁堂创办了我国第一家药膳餐厅。初名“药膳餐厅”,后定名“御膳宫”。开业伊始,生意红火。不仅成都市民热烈追捧,就连海外华侨也不远万里赶来大快朵颐。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也曾亲临品尝,并欣然题词盛赞其为“中国药膳第一家”。
成都同仁堂药膳相当讲究。先是组织全国上百位中医学、营养学等相关专家,在专题整理、研究中国药膳的基础上编写出版至今仍很权威的《中国药膳大全》,继而才创立专业药膳餐厅。在经营上尤其重视并继承传统药膳的“寓医于食”、“辩证施食”等原则,甚至强调“一桌菜肴就是一个完整的处方”……
至1994年,李丹梅开始主政御膳宫。她已经是第8任经理。在此之前,御膳宫已连续亏损近8年。李丹梅的到来,成就了御膳宫最为鼎盛的经营局面。
成功的经营业绩背后,是李丹梅的一段艰苦探索与创新。
李丹梅早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营养学专业,之后进入成都同仁堂工作,并在药膳餐厅从事了4年膳食管理。她担任御膳宫经理后,有3个发现与思考:
――传统药膳虽然也讲究“滋补”,并有“四季五补”等科学技法和丰富菜肴,但总体上却更加强调“食疗”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有能力改变生活方式、追求生活品质,“滋补”是更广泛、更现实、更长久的药膳需求
――“是药三分毒”、“有病才吃药”等观念直接制约了广大消费者对于药膳的消费,所以药膳餐厅难以培养回头客
于是,李丹梅带领着她的团队,对御膳宫的全部菜肴和服务模式进行系统整理和改革,突出“滋补”淡化“食疗”;同时加大了宣传广告攻势,运用了“丰俭由人”、“高档消费、中档价格”等经营策略,从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重新塑造了御膳宫的定位和形象。
至李丹梅自己投资开办钦善斋食府,她一开始就坚定而明确地定位“钦善斋――大众养生乐园”。她特别强调和追求“眼鼻间的享受,唇齿上的滋润,生命力的提升!”为此,她带领着她的团队打造出1000多个成熟药膳品种,涵盖了菜肴、饭粥、面食、汤羹、饮品、酒类,从而使传统药膳既保留了“形为食、性含药,滋润健康细无声”的神韵,又彻底走出了“药物”与“食疗”的窠臼,并穿上了“21世纪美食”的霓裳。由是,李丹梅的钦善斋也成为迄今为止四川乃至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药膳食府。
从学生妹到经理人
2001年10月,李丹梅投资数千万元,以药膳为主题的钦善斋食府隆重开张。有“开”就有“关”,尤其是餐饮行业,开开关关是常见的事。“吃在成都”是国人共知的一句名言,但餐饮圈人士更知道成都餐饮界竞争的残酷,就像“麻、辣、烫”加“虎、豹、狼”。因而有人云:能够在成都开餐馆就能够在全国任何城市开餐馆。对于小女子李丹梅和她的钦善斋而言,生存还是死亡,的确是个大问题。
8年弹指一挥间,君请看――
毗邻著名的武侯祠、修葺一新的锦里街,钦善斋食府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这座以麻辣鲜香为主流的城市里,李丹梅硬是让药膳成为了一条独特而亮丽的餐饮风景线,钦善斋也成为了成都对外窗口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迄今为止,钦善斋累计接待国内外宾客逾300万人次,先后被授牌为中国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四川省卫生等级A级单位、四川省旅游涉外定点单位,得到四川省著名商标、成都市著名商标等诸多殊荣。
2007年底,钦善斋食府成为唯一一家代表四川省餐饮行业接受国务院“食品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