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一次大规模出国考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大臣一次大规模出国考察

晚清大臣一次大规模出国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为实现富国强兵,派出了规模巨大的“岩仓使节团”进行海外考察,历时1年10个月。使团成员回国之后制定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3大国策,日本的近代化事业由此而继往开来。 当时清政府的很多朝廷大员们也看出了日本的变化。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也宣布派遣官员出访日本和欧美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政治政体方面做出了顺应民意、锐意改革的姿态。对政府此举,“五洲人士咸属耳目”,外报惊呼此乃当今“世界之要事”。 对于出洋考察的经费,当时的户部无力支付,便与外务部联合发电求助于南、北洋大臣,及地方大员。 各省虽然经费困难,但也都纷纷响应,南洋大臣筹解经费1万两;湖广总督、河南巡抚则分别认筹了5万两,直隶、江苏又各认领10万两作为今后几年的出使费用。新疆这样的边远省份也认筹了1万两支持大臣们的政治考察。2个月的时间,80多万两经费被各地认领。但是已改制的“度支部”(原户部)对很多省份未能如数解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从清政府决定派遣大臣出洋考察到颁发圣旨的这段时间,出洋大臣的人选问题一直变化不定,朝廷也害怕“所派非人”。最终确定下来了以下5位官员,他们分别是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他们有的是来自皇室宗亲,代表了宗室贵族利益,有的是来自地方改革势力,有的是来自掌管财政和工商业的大臣,也有统筹军事方面的官员。 出国考察宪政最初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载泽、戴鸿慈和绍英等带领,考察俄、美、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另一部分由徐世昌和端方等率领去考察英、德、法、比利时等国家。 1905年9月24日,第一路考察大臣在亲友、大臣、社会各界人士的簇拥下,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车出发,人潮涌动,社会各界群集相送。 突然,“闻轰炸之声发于前车,人声喧闹,不知所为”。 原来在开车前,革命党人吴樾混上了火车,他在怀里藏着自制的炸弹。吴樾的目的是想用此玉石俱焚之手法,将这5位大臣一并炸死。但炸弹提前爆炸,硝烟散去,共炸死3人,载泽、徐世昌略受轻伤,绍英伤势较重,吴樾也当场身亡。而戴鸿慈和端方由于坐在后面的车厢中,故躲过一劫。 10月8日,早已进入筹备阶段的巡警部提前成立,徐世昌担任巡警部尚书。 此时,考察团中的许多大臣奏请尽快启程。因各国均有来电,对中国考察团的政治考察活动表示欢迎,并做了妥善安排。端方认为:如果因为一颗炸弹就导致活动迟缓,有损国家威严。 1905年12月,派遣大臣出国考察的事宜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这次出行,仍然是兵分两路。一路由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等人赴英、法、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另一路,则由戴鸿慈、端方等人前往美、德、意大利、奥地利等国。 考察团暗中部署,分期启程,沿途由袁世凯负责周密布置。鉴于上次出行的教训,此次出发时,北京前门火车站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实行全面戒严,所有无关人等一概不得入内,车站稽查严密。 第一路考察团正式团员33人,各省选派考察人员4人,赴美留学生11人,另有听差、杂役等人。他们从秦皇岛乘 “海圻”号兵舰,到达上海海面,泊于吴淞口,此时行队伍又增至40余人。12月19日下午2时,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的巨型邮轮“西伯利亚”号载着全部考察人员,向日本方向驶去。 由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率领的考察团于1906年1月14日乘法国轮船扬帆启程。此路计划先赴日本,再转欧洲诸国。在这路考察团中,有各省选派随团人员6人、留学生1人。另有先期赴日者7人,先期赴英国者8人、学生2人,先期在比利时者1人,留守上海者3人。 考察团的行程遍布日、美、英、法、比、德、奥、丹麦、瑞典、挪威10国。 考察团成员整理大量有关各国宪政的文章,随时送回国内,在官报上发表,并不间断汇报考察成果。 端方在载泽之前先期到达日本,寓居日本的梁启超与端方频以书札往还,梁启超在考察前后代端方等朝廷官员草拟了有关宪政启动的奏折,数量高达“二十万言内外”。 在日本,宪法学家穗积八束等人给中国的考察大臣们提出了许多意见。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既详细讲解了《日本宪法》,又对载泽等人就立宪国君主在任免官吏、统率军队及宣战、媾和、签约、发布命令等方面所提出的权限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载泽在日本考察完毕后向清廷报告时总结说:“大抵日本立国之方,公议共之臣民,政柄操之君上,民无不通之隐,君有独尊之权。”他对日本的整体性评价是:不耻效人,不轻舍己,故能合欧化汉学,熔铸而成日本之特色。 对于议会政治的作用,考察大臣们也思考了很多。在英国,他们注意到“议员分为政府党与非政府党两派。政府党与政府同意,非政府党则每事指驳,务使折中至当,而彼此不得争执。诚所谓争公理、不争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