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

浅议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摘 要】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于小班的孩子如何让他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呢?只有充分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他们易于接受的场景与活动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游戏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尝试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 数学 游戏化 多元化 Summary: Math teaching is the crucial part of the whole infant teaching. How to make the infant feel the math in the real life and understand it?Teachers can solve the problem by creating the suitable background and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thoroughly considering the infant’s age characteristics. By this way,infants will start to feel the math from their real life. They would love to learn,enjoy leaning and try to solve their math problems in their daily life. Keywords: infant math game multiple 一、前 言 数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买东西时要遇到,坐车时要遇到,就连吃饭、睡觉都离不开它。它是我们形影不离的“朋友”。幼教专家们正是看准了这点,把新《纲要》划分成五大领域,而幼儿园数学活动正是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曾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数学活动伴随着孩子在园三年的学习,它抽象,不具体,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一座要艰难跨越的坎。 二、当前存在的现象 随着当前教育观念的提升,幼儿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可人们缺乏专业的认识,常常步入误区。数学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学校、老师为迎合家长的口味,使其内容小学化、成人化,使孩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尤其是在小班,很多幼儿园在组织孩子坐在桌边认读数字,学习描写数字,甚至在做加减运算题。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掰着手指时,老师、家长还要指责他们,心中无限酸楚,殊不知,这时的孩子就是要借助形象物体进行思维活动。数学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都没有点数的过程,没有真正了解数量关系与数的含义,单纯的写、读、算只会毁了孩子的一身,使他们对数学活动完全丧失兴趣,进入小学后造成偏科。 三、研究对策与措施 根据小班孩子心理年龄特点,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事物难以理解,特别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得较为明显。[1]例如:他们会随意的唱数,可就是无法准确点数10以内的个数,即便是点对了,也无法说出总数。这正是受他们思维方式的限制,主要对数概念不理解。唯一的方法是让大家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感受、理解。可枯燥的练习只能是让孩子更反感,如何选择一种小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迫在眉睫。在多年的反思与总结下,也创造出了一种能略显成效的教学方法——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 (一)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把游戏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自由的空间里任意遨游。小班教师应充分把握孩子的这一特性,使游戏和计算活动成为天衣无缝的完美组合,让孩子自觉接受,并从中体验到乐趣。就如小班的辨认形状活动,可以设计成小动物吃饼干。“小动物”们戴着头饰跟“妈妈”到商店里买饼干,听着“妈妈”的信号买相应形状的饼干,买对的宝宝还能吃饼干。小班孩子真会把用纸做成的形状放到嘴里咬咬,在体验到成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美味”。他们不会把这样的活动看成是数学活动,而是当成游戏,心里自然就没有压力,更容易获得成功。 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个游戏情境设计,其中可包含多重数学活动教育。在发放头饰时渗透了“1和许多”的学习;在买“饼干”时可渗透数量和颜色的学习。这可真是小游戏,大学问。也可创设故事化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例如:在“1和许多”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创设猫妈妈带小猫去钓鱼的故事情境,以完整的故事内容贯穿于始终,加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二)提供可操作的学具,便于幼儿学习 孩子的双手总是在不停的操弄中得到真理,对于抽象的数学活动也是如此。单靠老师、家长的空口说教,他们是很难理解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