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备考冲刺专题复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语备考冲刺专题复习

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习 【高考预测】 2012《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的分析与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的思想倾向也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学品位。 .评价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它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知识导学】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 1.诗歌的基本类型 (1)送别类 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从诗题“送”和“别”上就可以看出这是送别诗。尽管前一首写得黯然神伤,深婉含蓄;而后一首写得豪爽自信,粗犷热情。但都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怀古类 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杜牧的《夜泊秦淮》是一首怀古诗,属第一种类型。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罪行。 (3)边塞类与思乡类 边塞诗大都是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而思乡诗则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如杜甫的《月夜》就是一首思乡诗。天宝十五载(7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判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正是要反映对战争的厌倦,以及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的愿望。 (4)闺怨类 这类诗共有两小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温庭筠的《忆江南》就是一首闺怨词。它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等待她所爱的人而终究失望的心情,生动地反映了思妇丰富的内心活动。 ()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 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景语”即“情语”,也就是使人物思想感情与景物高度一致。咏物言志类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或理想。如王维的《过香枳寺》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出林古寺的幽邃的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出一种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宁静的情趣。 如果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能注意这些,就能比较容易进入诗歌内容,准确地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作出评价。 2.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行》,诗中写中景色,有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3.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给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4.语言特点 由于作家的生活阅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