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去病留下这些地名……
霍去病留下这些地名……霍去病进军漠北反击匈奴,“翰海”、“狼居胥山”、“姑衍山”载入青史。可是,它们的确切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几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者张志坤发表《汉代匈奴北海之考辨》一文,对此多有论述,本人研读这篇文章后,特与张志坤先生商榷。
一、读《汉代匈奴北海之考辨》与张志坤先生商榷
《汉代匈奴北海之考辨》一文,发表于《史学月刊》1994年第二期,作者张志坤。该文认为,瀚海非海,北海非贝加尔湖,北海可能为匈奴西部之乌布苏诺尔湖。对于文章的观点正确与否,本文不加以论断,仅就作者为证明其论点而引用的某些论据,做出商榷。兹将这些问题列举如下,并略加考辨,权作叩金之木、引玉之砖。
问题一,文章中提到:“左贤王被霍去病打败,败退,也只会向西北方向即所谓漠北地区退却,而不会向贝加尔湖。漠北地区,即色愣格河各支流地区,水草肥美,易于放牧,是匈奴统治区域内极其重要的地区,后来汉匈战争继续发展,汉军几次深入出击,匈奴都运其辎重老弱于此地区。”
这段话是想说明,左贤王战败后逃向了漠北色愣格河流域。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卫青从西路北上,于漠北大败单于主力,霍去病右路袭进,遭遇左贤王,大败之,追击2000余里。问题在于左贤王被霍去病打败后逃跑的去向。
当时的情况,霍去病、卫青同时出兵,当霍去病追击左贤王部时,卫青已于漠北大败大单于。如果说左贤王逃向漠北,前有严阵以待的卫青部,后有霍去病的精锐追兵,左贤王就有被合围歼灭的危险,相信身经百战的左贤王是不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的,而且在史料中也没有显示卫青与左贤王接战。
因此,张志坤认为“左贤王被霍去病打败,败退,也只会向西北方向即所谓漠北地区退却”,只是因为“漠北地区,即色愣格河各支流地区,水草肥美,易于放牧,是匈奴统治区域内极其重要的地区”,这个思路没有考虑此时在漠北地区的卫青的数万骑兵,因此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问题二,文中说:“霍去病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战后,军马已受重大损失,卫霍出击回来后,塞阅官检阅马匹,只有三万,即使三万匹都是霍去病的,霍也不能用三万匹马驮着五万大军向贝加尔湖挺进并返回。”这段话是想说明,霍去病不可能到达贝加尔湖,但此举证是有问题的。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又载:“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马匹对于骑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马匹的素质有优劣之分。卫青在前期作战中功勋卓著,汉武帝渐生猜疑之心,他希望霍去病建立不世之功以匹敌卫青,所以霍去病会得到更多优良的马匹,这对他深入漠北2000里追击左贤王有重大作用。
汉两路大军出发时各5万骑兵,共14万匹马。霍去病在与左贤王接战并追击的过程中,一定会损失大量士兵和马匹,其中马匹的损失会更大一些,且由于给养和医疗条件的局限,返回的路上依然会有大量马匹和士兵死亡,所以归途中士兵的数量肯定远远小于5万,直接说“霍也不能用三万匹马驮着五万大军向贝加尔湖挺进并返回”,从逻辑上来说不够严谨,也不足以说明霍去病不可能到达贝加尔湖。
问题三,文中说:“汉武帝与卫霍所做的战略布署和约定是: 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中分军,大将军出定襄,骠骑将军出代,咸约绝幕击匈奴。这里所谓咸约就是共同约定的意思,是既定的战略方针。绝幕就是大漠深处,或者穿过大沙漠的意思,是既定的战略方针。就是穿过今天中蒙边境的大片沙漠地区而进入在汉时水草尚较丰美的蒙古中原地区。”下面又说,“笔者还是比较的同意乾隆年间侍读学士齐召南所注,该注称:瀚海即大漠之别名,沙碛四际无涯,所谓之海。张晏、如淳直以大海、北海解之,非也。本文明云去病出代,右北平两千余里,则其地正在大漠,安能极远之北海哉?这个说法是比较正确的。”
“绝幕就是大漠深处,或者穿过大沙漠的意思。”这句话是正确的,关于“绝幕”、“大幕”、“幕北”,在《史记》、《汉书》中多次提到,如《史记·匈奴列传》云:“单于闻之,远其辎重,以精兵待於幕北”,“信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无近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亦云:“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这里的“幕”都是大沙漠的意思。查阅近代地图资料,可知在今天中蒙边境有大片的沙漠戈壁地区,且大部分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南部地区,历史上以此天然沙漠为中心,南部地区称为漠南,北部称为漠北,即以上提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