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控防技术
摘要:为更好地防治生姜腐烂病,研究了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温度、土壤湿度、降雨、栽培等条件的关系,以及氯化苦土壤消毒对生姜腐烂厢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以轮作换茬、姜种消毒、药剂防治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生姜;腐烂病;发病规律;综合防控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腐烂病、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大姜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一般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茎上半部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卷缩,略下垂,生长点有细小黑点;中期姜株基部叶片枯萎下垂,茎基部和根茎上初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失去光泽,地下根茎开始腐烂;后期根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仅残存外皮,内部充满灰白色恶臭汁液,叶片萎蔫卷缩,病株腐烂,最后伞株死亡。生姜腐烂病轻者点片发生,对产量略有影响,重者严重减产甚至绝产,一般可减产30%~50%。笔者通过对该病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的调查,结合试验和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1 生姜腐烂病的侵染来源
据调查,生姜腐烂病的主要侵染源为带病种姜、带病地块、带菌肥料及灌溉水。
1.1 带菌姜种
带菌姜种传病是新姜区的主要侵染源,带菌姜种播种到第一年种姜的地块,腐烂病的发病率为43.7%~55.8%。
1.2 带病地块
由于生姜连作,病茬地病原菌不断积累,造成姜瘟病发生早,危害重,发病率在45%以上。带病地块还能引起周围多块地发病,尤其是大多数重病田块的病残株、腐烂姜块扔到田埂及周围田沟,随着雨水病菌流入周围及低下的田块,造成了下年病害严重发生。
1.3 带菌肥料和灌溉水
调查发现,受病残体污染过的肥料,如沤肥、不经发酵的堆肥、未经腐熟的人畜粪肥等有机肥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发病。上游高地块发病,病水直接流入下游低地块导致发病,也会导致病害迅速加快蔓延。据调查,病田中病菌可随流水而扩散蔓延,漫灌、串灌是加速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规律
生姜腐烂病的发生除病原菌致病外,还受温湿度、降雨、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1 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土温和土湿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姜瘟病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28~30℃。旬均温在24℃左右时,病害开始出现,发病率5.4%~8.7%;土温25℃,湿度较高时,潜育期6-8 d;土温28℃左右,土壤高湿时,病害发展迅速,甚至大流行。
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与发病关系密切。7-8月,土温28℃左右,如果在10~12 d内降雨量达到100 mm左右,田间即可出现较多的病株;大雨后5~7d,田间即可出现1次发病高峰。
据多年观察,临沂市姜瘟一般于6中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姜腐烂病高发期,可持续50~60 d。
2.2 栽培方式与发病的关系
连作3年,发病率由3.8%增至51.4%;与非寄主作物轮作3年,发病率由29.5%下降至5.3%;水旱轮作3年,基本无病株出现。
此外,土质黏重、低洼地胀水、偏施氮肥、无覆盖物的地块,病害发生也较重;田间地下害虫多,对根茎有损害且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也有加重病害的趋势。
3 氯化苦防治姜腐烂病试验
2012年在河东区进行了氯化苦原液处理土壤防治姜腐烂病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667m2用99%的氯化苦35 kg(处理1)、30 kg(处理2)、25 kg(处理3),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 kg(CK1)和空白(CK2)为对照。
试验方法:选择重病地块于播种前1个月,清除所有作物秸秆及根系,深翻土壤25~30 cm,用专用注射器将99%的氯化苦原液按行距30 cm,孔距30 cm,每孔3~5 mL的用量注入15~20 cm深的土层中,注药后立即盖土踩实,再用0.014 mm地膜覆盖,膜周围盖土,封闭10~15 d后揭开地膜排气,以备播种。试验结果见表1、表2。
试验结果表明,99%氯化苦原液对重茬地姜腐烂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67 m2使用99%的氯化苦35 kg、30 kg、25 kg的3个处理,发病初期(7月18日)调查,防效分别为95.30%,94.66%、93.38%:发病中后期(9月20日)调查,防效分别为86.27%、83.75%、78.78%;均明显高于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 kg对照处理(防效分别为52.35%、55.22%),防效差异显著且随着氯化苦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氯化苦处理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与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空白对照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采用99%氯化苦原液处理土壤是防治姜腐烂病的有效措施。
4 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册劳动日常收纳教案.docx VIP
- 2025年孝感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数学-广东省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docx VIP
- topworx D系列阀门控制器安装调试维护手册.pdf VIP
- 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 VIP
- ATmegaS128_部分辐射报告Rev3.pdf VIP
- 怎样收纳整理物品课件.ppt VIP
- 文旅新媒体运营 课件 第7、8章 文旅新媒体的数据运营、文旅新媒体运营技能 .pptx
- 《架空输电线路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道巡视技术规范》.pdf VIP
- 电梯使用单位题库-安全总监.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