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龙兴路二期测量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质量技术要求 四、测量组织和准备 五、测量方案 六、竣工图的编绘与实测 七、测量注意事项 八、仪器检定证书 九、竣工测量 一、编制依据 1、根据重庆市龙兴路(二期)道路工程K10+540~K12+860段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说明所提供的数据等有关资料;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4、采用由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IV0195、12173B、17139、17140、11449C、11470C。 控制点成果表 点名 X坐标 Y坐标 高程 备注 IV0195 83764.684 86338.766 301.287 12173B 83956.484 86097.482 303.971 17139 84349.746 86808.736 257.377 17140 84799.096 86877.651 265.728 11449C 85719.245 86422.505 266.238 11470C 85283.515 86063.677 293.391 二、工程概况 龙兴路(原龙盛路)起自渝长高速公路南侧鱼嘴东路,道路呈南北走向,沿线分别与渝长高速公路、柏舒路(原一横线)、绕城高速公路,经龙兴古镇东侧,止于六横线,连接鱼嘴、龙兴和石船三个镇,路线全长29114.403km。采用城市主干道Ⅰ级,近期采用双向八车道,预留双向10车道拓宽空间,设计车速60km/h,龙盛路与渝长高速公路、柏舒路(原一横线)、绕城高速公路和十二联络线等交叉处设置互通式立交,本次仅对近期实施道路进行立交设计,其余的相交道路根据初步规划进行渠化设计。 龙兴路(二期)K10+540~K12+860段道路在施工图设计中,平面线形维持方案设计未作调整,道路南起龙兴路一期设计终点,起点坐标为X-84190.333,Y-86091.523,道路在龙兴镇东侧,御临河西侧往北终止于龙兴镇东北侧约1.0Km处,终点坐标为X-86380.777,Y-86407.156,全长为2.32Km,根据《两江新区龙盛片区道路及场地竖向专项规划》(中间成果),本次设计道路共有5处交叉口。 龙兴路(二期)K10+540~K12+860段道路纵断面与方案相比未作调整,道路起点接龙兴路一期设计终点,设计标高为268.238m,根据《两江新区龙盛片区道路及场地竖向专项规划》(中间成果),及初步用地性质,对沿线的纵坡及道路标高进行竖向设计,道路终点标高为260.436m,道路全长为2320m,沿线共设置3个变坡点,道路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3%,最小竖曲线半径为2600m。龙兴路标准路幅宽66m,近期采用双向8车道,预留双向10车道拓宽空间。断面采取对称布置,具体组成为:B=7.75(绿化带)+5.0m(人行道)+4.0m(人行道绿化带)16.25m(车行道)+16.25m(车行道)+4.0m(绿化带)+5.0m(人行道)+7.75m(绿化带)=50m。 三、质量技术要求 1、执行的标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应符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的标准。 2、精度要求:应符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的实施。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 线 长 度 (Km) 水准仪型 号 水 准 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L -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6√n 五等 15 -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L - 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的规定的0.7倍; 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铁路、一般公路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为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附 合 (″) 两端测真北 (″) 一端测真北 (″) 30√n 30√n+10 30√n+5 1/2000 注:n 为测站数 中桩桩位测量的限差要求 线路名称 纵向误差 (m) 横向误差 (cm) 铁路,汽车专用公路 S/2000+0.1 10 一般公路 S/1000+0.1 10 注:S为转点桩至中桩桩位的距离(m) 曲线测量的限差 线路名称 纵向闭合差 横向闭合差 (cm) 平地 山地 铁路,汽车专用公路 1/2000 1/1000 10 一般公路 1/1000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