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高血压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第六章 高血压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压分类和定义】
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正常血压和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的血压分类和标准见表3-6—1。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l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二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性任何年龄的成人。 【流行病学】
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我国自20世纪5 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1 9 5 9年,l 9 7 9年,l 9 9 1年)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 3%与ll.8 8%,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 9 80年到l 9 9 1年的l 0
年问,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5 4%。2 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1 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与1 9 9 1年资料相比较,患病率又上升3 1%。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 0.2%、24.7%、6.1%,依然很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 0%。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 6%。约6 0%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在遗传表型上,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方面,如肥胖,也有遗传性。
近年来有关高血压的基因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尚无突破性进展。关于高血压的基因定位,在全世界进行的20多个高血压全基因组扫描研究中,共有3 0多个可能有关的染色体区段,分布在除1 3和2 0号染色体以外的所有染色体上。高血压的候选基因筛查结果也不一致,还没有一个基因被肯定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基因。
(二)环境因素
1.饮食 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但是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问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中。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食中钙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多数认为饮食低钙与高血压发生有关。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质均能升压。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也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9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2.精神应激 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高血压患者经休息后往往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三)其他因素
1.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Ⅱ),即体重(kg)/身高(m2)(20~24为正常范围)。腰围反映向心性肥胖程度。高血压患者约1/3有不同程度肥胖。血压与BMI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2.避孕药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3 5岁以上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在终止避孕药后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 SAHS是指睡眠期问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有中枢性和阻塞性之分,后者主要是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有狭窄的病理基础曼如腺样和扁桃体组织增生、软腭松弛、腭垂过长、舌根部脂肪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_《风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张祖德 8.doc VIP
- 2025年大连市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企业管理概论(00144)自考复习资料.pdf
- JTS╱T 276-3-2019 沿海港口工程参考定额.pdf
- 骨折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2025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理邦EDAN IM50、IM60、IM70、IM80病人监护仪说明书.docx
- 学校厨房设备产品质量保障措施.doc
- 2024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真题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 13807.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