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第四章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为了全面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对制动的要求,使制动器制动力分配调节更趋合理,防抱死制动装置(ABS)这项80年代末期以来汽车制动安全性的最大成就,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 主要内容:汽车制动基本理论、ABS构成及其工作原理、ABS的逻辑控制算法、ABS的整车控制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制动性能的评价标准 汽车的制动性能通常用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等项指标评价。 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以某一速度行驶制动时,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车轮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而车轮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形式的能力,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制动时汽车若发生跑偏,侧偏或失去转向能力,则汽车必将偏离原来的行驶轨迹。 二、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1、开环制动系统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形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运动状态,因此就不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 开环系统可能出现的结果 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在汽车所受到种种干扰外力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闭环系统出现 由于开环制动系统的种种不便,所以产生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它可感知制动轮每一瞬间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响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避免抱死,为闭环制动系统。 什么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指在汽车制动过程中自动控制和调节制动力的大小,防止车轮抱死,进而消除制动过程中的侧滑,跑偏,丧失转向能力等非稳定状态,以获得良好的制动性能,操作性能和稳定性能,英文全称为: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是个闭环制动系统 1、ABS的构成 (1)轮速传感器 轮速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车轮的转速,并把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装置,它由一个传感头和一个齿圈组成。 (2)压力调节器 此电磁阀工作原理如下: 压力上升, 无激励时,既不供能,制动器主缸接口和车轮制动器分缸接口之间有一个无阻碍通道。此状态电磁阀中的两个弹簧起反作用。主弹簧的恢复力较大,故使进油阀在开启力作用下及时打开。 压力保持,如图所示。 压力下降,接通轮缸和回油路1。 (3)电子控制装置 ABS的分类 滑阀式液压制动 驾驶员接到制动号,踩下踏板,滑阀1通,2开,轮缸压力增大车轮开始制动,传感器检测车轮状态,电控装置分析将抱死,就向调节器发出减压信号,滑阀1开,2通,同时电机工作,驱动油泵抽轮缸油减压。 阀滑式气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图 柱塞式制动 与滑阀式结构相比,它最大优点是:当轮缸需减压时,调节系统不需打开,减压或增压只通过柱塞的移动来改变油缸容积即可,反应快捷。 ABS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时,速度传感器测定车轮转速,并将信号输送给电子控制单元,当车轮快要抱死时,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制动压力调节器,时其控制降压,此时轮速上升,制动器再将信号输送给电子控制单元,随之制动液压增加,轮速降低,如此反复,保持前轮转向能力,并维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 ABS在汽车上的布置方案 制动防抱死装置在汽车上的布置方案要考虑多种因素:要和汽车的其它性能相适应,要和它的生产成本相适应,要和它的使用环境相适应,力求以较低的方案价格获得较满意的制动效果。 ABS有何特点 ABS在制动时可以可以保持车轮转动,从而保证制动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使制动力达到最大。有ABS的车辆制动力更强且制动距离更短,正常工作时不受车速的限制。ABS还有自诊断能力。 ABS发展历程 1965 年前后,开始安装在汽车上进行路试;1968年在英国投入实际运营;1971年后得到第一次大发展;80年代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迅猛发展;1991年起,欧共体规定所有成员国新车型都必须有防抱死系统。 7、ABS存在的缺陷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优点很突出,当它还是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1)通用性差 (2)振动和噪声 (3)制动器的摩擦副,即制动鼓(盘)与摩擦片的磨损稍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ABS系统控制参数 目前,ABS广泛采用的控制方式是“加速度门限值控制”,并附加一些辅助参考门限值,其主要的控制参数有(1)车轮的加(减)速度。(2)参考滑移率。车轮的加减速度可以通过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