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八 短文两篇
十八 短文两篇
十八 短两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的主要内容;理解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名二子说》中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3欣赏《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揣摩作者写作本时的心境。
教学重点
1理解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感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名二子说》引物托喻的写作特点。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起伏的情感,深入探究“闲人”的内容。
时安排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在宋代坛“父子兵”中,我们知道最有名气的莫过于“三苏”,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决心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和他们一起读书,讨论古今成败得失,教导他们:“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这就是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垂。正因为如此,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让我们体会一下苏洵的良苦用心吧!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疏通义。
1苏洵(1009—1066),北宋散家。字明允,号老泉。眉(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得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如《衡论》《上皇帝书》等,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
2古人命名时非常重视其含义。苏洵这篇《名二子说》写于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绝意于功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二子的名字加以解说,并用比喻象征手法,针对二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二子进行告诫、勉励,表达了父母爱护关心子女的一片深情。
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派学生读。在教师的帮助下疏通义,巩固重点字词的含义。
三、讲读,体会情感。
1从何处起笔?
先从轮、辐、盖、轸说起,说这些是车子的主要构成部,其作用十分明显,而车轼似乎不起什么作用。虽然如此,去掉车轼就不成其为“完车”,可见车轼还是有作用的。
2苏洵写车轼,借助车轼对苏轼提出怎样的希望?
苏洵针对苏轼的性格特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个性刚直不阿,才气过人,锋芒毕露,所以苏洵告诫他要注意“外饰”,注意收敛约束自己,隐蔽自己,要像车轼那样不显眼而又不可或缺。
3从这一段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能看出苏洵对苏轼的担忧和关爱,苏洵了解苏轼的性格,为苏轼的锋芒毕露深深感到忧虑。
4第二段字写车辙有什么特点?
苏洵认为天下所有的车辆都必须循辙而行,但是论车之功时车辙是排不上的,而当车发生灾祸时,祸患也不会殃及到车辙。车辙是“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从车辙能够看出苏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苏洵的这番话里不难看出苏辙温良敦厚,谨慎持重,能够避免祸患。
6从这一段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辙什么样的情感?
能看出苏洵对苏辙的性格十分清楚,对苏辙的为人处世很是认可,表现出对儿子的拳拳之爱。
7本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是引物托喻,作者找到物与人的相似之处,以物喻人,以物的特性写人的性格,使道理更加明确清楚,令人信服。
8这篇的风格是什么?
这篇情辞恳切,言简意深,婉转曲折,含意深刻,与苏洵一贯纵横驰骋、气势豪雄的风格截然不同,可见大家应该是的多面手。
9阅读苏轼的《洗儿诗》,体会苏轼对自己儿子的情感和希望。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提示:答案不唯一。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在这首诗中对自己的人生的反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
2仔细思考或者咨询父母,写一写自己名字的含义以及蕴涵着父母怎样的期待和希望。
第二时
一、导入新。
请学生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走进古典诗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感悟情怀。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疏通义。
1作者。
(对于苏轼,学生应该比较熟悉,所以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常识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今四川眉)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家。卒后追谥忠。北宋中期的坛领袖,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一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上册《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教案.doc
- 六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学案(鲁教版).doc
- 六年级上册Unit 4 It's the Mid-Autumn Festival学案分析.doc
-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_0.doc
- 六年级上册《伊索寓言两则》学案(鲁教版).doc
-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
- 六年级上册《有的人》导学案.doc
-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课堂实录.doc
- 六年级上册Unit5 Storytime导学案.doc
-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导学案.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