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节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
第二章 结构控制与防灾减灾 式中 M,C,K—结构的质量、阻尼和刚度; F(t)—外部作用(包括地震或风或可能施加的外力); —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 —地面地震加速度。 §2.4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殿基、墙基或塔基滑移隔震消能:建筑结构基底砌筑在条石、整体片石或块石上。条石、片石或块石之间柔性叠砌,容许滑动或摩擦,地震时形成“隔震”或消能基础,大大衰减结构地震反应,见图3-1-2。 (3)“斗拱”消能节点:梁柱节点及屋檐节点都做成“斗拱”,不但节点荷载分配均匀合理,而且此种“斗拱”节点是一种极优的“消能节点”,在承受很大的节点变形过程中多道“榫接”的摩擦及塑性变形,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大大衰减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使建筑物不破坏、不倒塌,完整无损,见图3-l-3。 二、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现状 1.隔震技术 应用范围:层数为一至三十层的建筑物或高宽比不大于4的各类多高层建筑物,上部结构水平刚度较大的各种结构物、桥梁、设备、仪器等。 ·技术成熟程度: (1)隔震技术的减震概念明确,减震效果明显,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和完善,已建成大量橡胶垫隔震房屋和桥梁、地铁等结构,并在几次大地震中成功经受考验。总体上讲隔震技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 (2)夹层橡胶垫隔震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隔震技术 2 . 消能减震技术 ? 应用范围:层数较多(十五层以上)、高度较大、水平刚度较小、水平位移较明显的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管线、塔架、高耸结构等。结构越高越柔,减震消能效果越显著。 ·技术成熟程度:消能减震技术的减震慨念明确,安全可靠,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已成功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塔架的抗震抗风。总体上,消能减震技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3.质量调谐减震技术(TMD等) ? ·应用范围:层数较多(二十层以上),高度较大,主振型比较明显、稳定的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塔架、高耸结构等。 ·技术成熟程度:减震机理明确,已取得较多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成果,并已在某些工程中应用。总体上,还处于趋向技术成熟的发展阶段,对主振型明显和稳定的结构较为有效和成熟。 ·应注意的问题: (1)只能控制一个或有限几个振型(视调谐装置数量而定),对主振型不明显、不稳定的结构的减震效果仍有待探索。 (2)减震效果要经过充分的理论论证和大比例振动台验证。 (3)调谐装置制作安装要简单。 4.主动控制技术(AMD) ·应用范围:对抗震(或抗风要求较高,要求对多振型进行控制的重要建筑、高层建筑、重要桥梁、特种结构等。 ·技术成熟程度:已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成果,减震效果非常明显有效,并已在少数工程中试点应用。但技术上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目前,尚未步入技术成熟阶段。 ·存在问题: (1)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滞后性及有效控制性等问题尚须进一步解决。 (2)确保在突发地震时外部能源的正常供应问题。 (3)设备的常年维护问题。 (4)造价昂贵问题。 (5)抗震抗风的同时有效控制问题。 5.混合控制技术 ? 应用范围根据不同建筑物、结构的不同抗震抗风要求、技术可靠性和造价经济性,选取隔震、消能、质量调谐、主动控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控制技术相结合,使其达到减震效果好,安全可靠,造价经济,现实可行的目的,故其应用范围包括上述各种控制技术所有范围。 ·技术成熟程度:只要合理选取控制技术的较优组合,吸取各种控制技术的优点,避免 其缺点或存在问题,可形成较为成熟而先进有效的组合控制技术。 ·存在问题:如何合理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控制技术组合在一起,使其协同工作,是混合控制技术的主要问题。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成熟程度列于表3-4-1。 * §2.1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是在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如隔震垫等),或某种机构(如消能支撑;消能剪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某种子结构(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动力作用。 这种使工程结构在地震(或风)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得到合理的控制的体系,称为“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其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ppt
- 第二章节 城市规划法规.ppt
- 第二章节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ppt
- 第二章节 光电探测器概述.ppt
- 第二章节 引种驯化tu.ppt
- 第二章节 特殊教育理论基础.ppt
- 第二章节 济南旅游篇.ppt
- 第二章节 理财环境分析.ppt
- 第二章节 零售商圈与选址.ppt
- 第二章 专题一 结构与的设计.ppt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