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怀 疑 与 学 问》教学设计
第17课《怀 疑 与 学 问》教学设计
第17《怀 疑 与 学 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
二、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重点:
一、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二、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教学难点:
一、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二、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时间: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 引入。
二、 新授。
(一) 背景及作者介绍
顾颉刚(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二) 朗读,了解内容,学习中的生字生词。
颉( )滞( )儒( )塾( )
启迪 墨守 虚妄 辨伪去妄
(三)再读,熟悉内容,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归纳教学设计gt;各自然段的段义。
第1自然段:“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第2自然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第3自然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
第4自然段: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自然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6自然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
(四)仔细阅读,找出中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两个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
(五)划分教学设计gt;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部分第一层(3、4自然段):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部分第二层(自然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
小结:本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作业:熟读,记忆生字生词。给本列提纲
第二时
一、 复习引入新。
教学设计gt;的结构层次。
二、 新授
(一) 学习的第一部分。
1.破折号后注明作者,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这两节作为教学设计gt;的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把他们从中删去?[用了引用名的写法。这两节在全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并充当论据的作用,还使教学设计gt;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所以不能删去。]
(二) 分析学习教学设计gt;的第3、4节。
1.朗读,找出3、4节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国难危急时刻有各种传说的例子,“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传说不,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2.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对待传说?[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3.什么是怀疑精神?[经过一番事前的思考,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就是怀疑精神。]
4.“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怀疑精神]
给第四节划分层次。
//⑤⑥⑦⑧⑨⑩//○11
(三)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层。
1.细读这节,想想这层内容与上一层的内容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一层紧承上一层内容,也是更进一层的说明。相对于书本、学问讲,人们很容易对传说产生怀疑,只有人们能对传说产生怀疑,才有可能对书和学问产生怀疑,中的排列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人之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整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3.作者是如何论证对一本书或一种学问进行怀疑的?[先从正面论证要对书和学问进行怀疑,再从反面论证对书和学问不怀疑就是盲从,就是迷信。]
4.中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什么?[证明作者的观点正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小结:
1.思考这部分用哪种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作者用两个小层次论证了具有怀疑精神的必要性,它可以帮助人们消除迷信或盲从,进而也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导学案.doc
- 氧族元素(第二课时).doc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_4.doc
- 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doc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案.doc
- 氧化还原反应_12.doc
- 氮和磷备课.doc
-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doc
- 水乡歌_2.doc
- 水和溶液_0.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