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二)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二)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二)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二)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 苏教版高中语必修四复习(二)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 一、诗从肺腑出 复习概要 1.体验四首唐诗不同的诗风,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 2.认识诗歌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及作用;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加深对唐代诗歌流派和高度艺术成就的认识和理解。 复习要求 1.能欣赏《蜀道难》雄奇豪放的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色。 2.能理解《登高》情景交融的境界,理解诗人倾注在诗歌中深沉的思想情感。 3.能整理《琵琶行》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语,分析描写诗中音乐的手法及效果。 4.能联系创作背景,对《锦瑟》进行多元解读,说出自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能掌握诗歌的一般鉴赏方法,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6.能够背诵《蜀道难》《登高》,诵读并记诵《琵琶行》《锦瑟》中名句。 7.能够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了解有关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常识。 教学建议 本板块4首诗代表的是浪漫与现实的风格倾向,李白、李商隐的诗属于前者,杜甫、白居易的诗属于后者,其各具特色的诗歌形态表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诗歌的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以说《蜀道难》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把写感慨,没有寄托。诗无达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抒发诗人的内在情感上,与《蜀道难》相比则显得沉郁深厚,要注意引导学生研习品味隐于诗句中的诗人情感,杜甫用阔大苍茫的秋景表现自己的孤独与内心苍凉的诗句,白居易用白描式的手法表达自己听完一曲琵琶后的寂然心境的诗句,都是教师在堂教学中的重点。李商隐的《锦瑟》后众说纷纭,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这些意象在刻画诗人的内心世界时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映照的。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介绍,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作。另外,四位诗人诗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作的语言特点,在诗歌创作史上的影响等内容也要有机地融入到本研习中去。 作品的字词理解应以学生的自读理解为主,一些略为困难的字词句,教科书都已作了注释,特别困难的地方,一些带有共同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应该重视诵读。可以听名家的配乐朗诵,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启发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要把朗读作为理解作品的一项重要手段。 本专题运用多样的古典诗素材,展示了诗鉴赏的一般流程,梳理了鉴赏的基本要素(如意境、意象、衬托、起伏、理趣、典丽等)和方法(如知人论世、风格即人等),使鉴赏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教学中应该作为重点处理。 二、词别是一家 复习概要 1.解读4首词作的意象,感悟其意境,理解词中抒发的感情。 2.认识词人的身世遭遇,理解作者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3.体会总结4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复习要求 1 研读《虞美人》,理解作品抒发的情感及其表达手法。 2 诵读体会《蝶恋花》中“景语即情语”特色,把握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3 研读《雨霖铃》,理解运用铺陈点染手法抒发感情的作用和效果。 4.能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婉约细腻的手法所抒发的情感。 .能掌握词的一般鉴赏方法,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6.能够背诵《雨霖铃》《声声慢》,诵读并记诵《虞美人》《蝶恋花》中名句。 7.能够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了解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常识。 教学建议 词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情绪变化上有独特的艺术手段。一般说,诗重在“言志”,词重在“言情”。言志是抒发大我的情感,言情往往是抒发小我的情感,因此,词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研习。可以通过诵读品味,也可以抓住关键的意象揣摩、推断,反复在堂上进行探讨,以达到研习本的目的。 本板块婉约词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表达,要让学生比较阅读研习,从而加深对本的理解与把握。教师要注意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尽快掌握本的主题内涵。由于这些词在理解上难度都不是太大,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到两首词作示范式的研习,然后让学生用评点法去完成其余的作品研习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在第一模块学到的读书方法,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首词中,前两首在词境的开拓上有大气魄,境界阔大深远;后两首词在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方面有独到的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此有所认识和体会。词作的基本字词应由学生自主理解掌握,个别地方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诵读仍然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与诗歌比较,词更易于吟诵。教师可以找名家的配乐朗诵,也可以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学生应展开广泛的朗读经验交流,在诵读过程中完整地把握词人的情感世界。 三、以气为主 复习概要 1.体会王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