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扩展的临床视角下企业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
“扩展的临床视角”下企业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
——以广东D厂的新员工为目标群体
郑广怀 刘焱
2012-9-17 14:40:36 来源:《社会学研究》(京) 2011年6期
英文标题:The Industrial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Strategy under Expanded Clinical Perspective:Targeting New Employees of Factory D in Guangdong Province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中大社工服务中心 内容提要:在劳资冲突愈发严重的当代中国,作为劳资之间的沟通桥梁,企业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巴尔廓帕尔提出的“扩展的临床视角”,结合笔者在广东D厂的实习社工经验,从人与环境的双重改变入手,本文构建了面向新员工的企业社会工作干预策略,阐述了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在员工高流失率困扰越来越多企业的情况下,选取新员工进行企业社工干预的尝试不仅具有可行性,也是社工介入企业领域的新契机。 关 键 词:企业社会工作/“扩展的临床视角”/新员工 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总体格局下,近年来我国劳资冲突事件(如罢工、自杀、骚乱等)呈蔓延之势,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作为应对之策,地方政府开始强调以镇、街为基础向外来工提供服务(如广州和东莞),部分企业也开始尝试向员工提供服务。作为劳资之间的沟通桥梁,企业社会工作在维护劳工权益、增进劳资关系和谐从而维持经济正常运转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在企业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甚少,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至2011年止,国内以“企业社会工作”为关键词的论文仅有32篇。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企业社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D厂既有的社会工作实践,以巴尔廓帕尔提出的“扩展的临床视角”为蓝本,构建一套面向新员工的干预策略,并论述社工介入企业领域可能遭遇的挑战。 一、国内外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 (一)发达国家的企业社工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推行“工业酗酒方案”(Industrial Alcoholism Programs,简称IAPs),聘用社会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为酗酒者提供服务。随后,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范围和人群不断扩大,衍生出“员工协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s),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职业健康和安全、家庭生活、维权行动、裁员和退休服务以及日间照顾等项目(Maiden, 2001; Sarkar, 2008)。EAPs按照提供的主体和场所可以分为内置模式、外包模式、联合模式和协会模式(Van den Bergh, 1995)。① EAPs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影响,强调员工的个人改变,导致企业(而非员工)才是EAPs的真正受益者(Ramanathan, 1992)。 从1980年起,为企业雇佣提供社会咨询或社会服务的德国社会工作者主要被指派到人事部门工作。理论研究、面向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理咨询、小组讨论、信息会议以及管理教育课程成为其主要工作。目前,德国的企业社会工作主要采用内置模式,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在员工超过2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提供,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见。与其他欧洲国家社工服务建立了一套外部服务系统不同的是,至今德国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是雇主在自愿基础上为员工提供的内部社会服务,从而影响了其效用的发挥(Gehlenborg, 2001)。 (二)新兴经济体的企业社工 社工应否进入工作场所提供服务在印度社工界曾引发很大争议。目前,印度企业社工服务的范围包括心理咨询、支持性群体的组织、链接社会资源、员工培训、团队建设和管理咨询等。在角色和功能上,社工被期待在服务中既满足员工的需求,也照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因而始终处于两者的张力之中。在很多情况下,社工可能不得不在企业利益和员工福利之间做出选择。除了向正式就业的员工提供服务外,近年来,在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下,印度社工已开始向建筑业、地毯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中的非正规工人提供服务(Siddiqui Sukhramani, 2001)。 韩国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层面,如子女教育基金、公司福利基金、住房和膳食等,而精神健康、家庭咨询、酗酒和吸毒预防等服务则很少提供,即使在三星、现代和LG等世界500强企业中亦是如此。然而,韩国员工的需求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层面的,例如,释放工作压力的需求就必须通过压力管理计划或咨询服务予以满足,否则,员工就可能通过毒品和酒精来排遣压力(Choi, 2005)。调查表明,33. 2%的受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