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诗三首》教案上.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教案上

马先《必修三》杜诗三首(上) 《杜甫诗三首》教学 杜甫简介: 一)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其诗忠实纪录社会真实,被称为“诗史”。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和“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生平我们反而无须多做介绍了,而关于杜诗两大特色要记:内容“忧国忧民”,风格“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二)“诗圣”之所以为“圣”,主要在于这么几点: 一是“正统”: 孔子批注诗经云“思无邪”、“含蓄蕴藉”,指的是内容也是指形式,杜甫从自身思想、人生理想和诗歌表现内容,都集中在一点“忧国忧民”,可以说最符合孔子见解或贯彻孔子理想的诗人就是杜甫,要称其为“诗儒”亦无不可。 第二他不同于其他优秀诗人天赋异禀各出偏锋,杜甫更多是后天努力使然。 同样后天极其努力者并非没有,但难有人一辈子用心之专(比如白居易就很接近,但中年以后转趋道派,创作出现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特点)。杜甫诗存世千余首,几乎都是直接表现社会真实面貌,体现民生疾苦者,因此被称为“诗史”。 第三是格律谨严:“近体诗(今体诗)”以律诗为宗,尤以“七律”为正宗,“近体诗(今体诗)”是要讲究格律的,而杜甫的七律是公认格律最严谨工整者。 以故诗圣又称“律宗” 正统的儒家忧国忧民内涵,真实反映社会真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格律最严谨……,这就是“圣”的境界, 与“仙、佛、魔、妖、鬼、狂、杰”等各据一偶者自然隐隐有高下之分。 三)“独尊儒术”的政治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并没有高下之分。 儒学的“正统”地位是汉武帝由董仲舒罢黜百家而一直传承下来的。 儒学鼓励个人“积极入世”,秩序上讲究尊卑等级等,符合统治者需要,也符合大部分人的人生奋斗需要。 杜甫有点象梵高—— 当世不认可,后世很认可。 他的地位在唐代人们就承认“李杜”而已。 超越唐诗群星而成为一流被称为“诗圣”,实际上是宋代以及其后逐级推崇而上的。 在宋代,统治者缺乏李唐王朝的胸襟气度,在管理上基本属于比较“高压”与严苛。 尤其朱熹、程颐等“理学”继承发展“中兴”儒学,自然要推出一个榜样,杜甫即被选中。 如果纯以诗歌论,条条大路通罗马,群星璀璨才是主流 有人说,如果我们后人看到的都是杜甫这种愁肠百结的诗,闷也闷死了……不无道理)。 因此“仙、圣、佛、魔、妖、鬼、狂、杰”……星河灿烂各擅胜场才是道理。 二、“近体诗(今体诗)”概念: 南朝齐代沈约归纳出“平上去入”四声理论,推导出中国诗歌“音乐美”的“平平仄仄”规律,到了盛唐则完全成型,这就是近体今体, 主要是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和排律。这就使近体今体和“古体诗”出现(讲不讲格律的)区别。 比如我们这个单元“杜三、李二”五首都是“七律”,当然是近体今体,《蜀道难》《琵琶行》都是古体,而且都是民歌体的变体。 文学常识经常这样考:唐代以前的诗是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是近体诗、格律诗…… 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不尽然:唐人以及此后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写古体诗? 一)“格律诗”与“近体诗今体诗”: 凡是讲究格律者,都是“格律诗”,因此它的概念范围比“近体/今体”要大,比如词、曲,都在此内(都必须按照《词谱》《曲谱》且格律要求更严格)。 二)“格律诗”和“非格律诗”: 非格律诗概念范围很大,它包括“只要不是格律诗的诗”。“古体诗”在内、民歌体也在内、现当代“自由诗”乃至歌词等也在内。 三、杜诗三首的教学思路:高考诗歌鉴赏题型的逐步进入 原因之一:诗歌鉴赏题是高考题型(难度最大),无法回避。 原因之二:上述题型选择的多是中短诗词曲,因此〈蜀道难〉〈琵琶行〉是不在此范围,李商隐诗太隐晦,不适合考试。 原因之三:近两年上述题开始出现〈唐诗(宋词)三百首〉的内容,这是正确的,所谓鉴赏,当然是名篇佳作,为防止教师学生猜题而寻找“垃圾诗词”才是走弯路。 因此最规范的“杜甫诗”正好是最佳训练题材。 一)鉴赏题型之一:“意象”“意境”的体会与表述 1、定义: 意象——是诗歌中描摹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中国古典诗歌中更多是景物;可以写实,亦可以是想象之物. 意境——是指诗歌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出来的情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区别: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