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5学年作业与生产管理
95學年度 作業與生產管理
第五組 期中報告
品質管理 V.S 統一達觀圈
組員 :
王新村 張櫻蘭 何緯中
陳淑莉 黃孟婷 鄭莞蓉
大綱
前言…………………………………………………………………………P.3
品質…………………………………………………………………………P.3
品質的定義
品質的定義的沿革
品質管理……………………………………………………………………P.5
品質規格
品質管制、品質保證、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三部曲之工作內容
戴明品質管理十四點原則
品質成本……………………………………………………………………P.7
品質成本的意義
品質成本的類別
失敗成本問題的診斷與對策
品質成本的功能
全面品質管理(TQM)…………………………………………………………P.8
意涵與特性
持續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 , CI)
持續改善的工具(SPC,PDCA,5W2H,QC story)
品管圈(QCC)…………………………………………………………………P.13
何謂品管圈
推行步驟
實例……………………………………………………………………………P.14
統一達觀圈
八. 結論……………………………………………………………………………P.18
前言 :
人類追求品質的歷史可追溯至非常古老的時代,品質驗證的工作從中國古代的文物
到其他地區的古明都有跡可循,然而大多只是侷限於個人技術領域,直到工業革命生
產機械化及大產量,傳統檢驗法於是被衝擊著,開始有系統化與制度化的方法產生,而
探索品質目標的達成則是近百年的事。
品質
品質的定義: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社會型態的演變,每個時代對於『品質』有著不同的見解.從最早只針對產品的優劣到現代的同時含蓋產品與服務,以下為幾為著名學者對於品質所下的定義:
Juran 1974-品質是產品或服務適合顧客使用;
Crosby 1979-品質是產品或服務符合要求或規格;
ISO 9000-品質是指產品或服務的整體性特徵或特性,具有滿足其所規
定或隱含需求的能力;
Taguchi 1986-品質是產品出產後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失;
戴明-品質是顧客滿意的事務或產品;
石川罄-品質是促成顧客購買行為的要素。
總結以上各學者所言,可將品質定義為:
品質是符合需求,做出顧客觀念認為最適用的結果,為了能符合顧客的需求必須持續的改進品質,是以顧客為導向,不僅適用於製造業,也適用於服務業與醫療業。
發展歷程 :
如前所述,隨著時代的更迭,『品質』兩字有著不同的含義,早期對於品質的管制由製造業自主檢驗開始,中期轉變為以科學與技術來檢驗品質,到現今則是以顧客滿意度的觀點來決定品質良否。
1900年代初期, 美國一場鍋爐與壓力的爆炸事件, 造成許多人的傷亡與金錢的損
失,才開始引發人們思索品質存在與否的課題, 或許我們可視之為重視消費者權益
與人權之發端。
一開始人們認為品質是最終產品的符合度而制定交貨前的檢驗制度(QI),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成品是不合格的,過多的不良品造成倉儲與產能的額外支出;緊接著為因應快速與大量的生產模式,而有開始將檢驗方法導入製造過成之中, 此時重視的是製程規劃與管制點的設立,藉由階段性的檢驗合格來確保最終產品的品質無虞,已經能有效的管理生產與製造過程的品質(QC);之後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與結束,軍需品與日用品的需求龐大,統計品管於是應運而生,使傳統品管進入數據化時代;然而再嚴密
的品管與最終品檢制度及高超的生產技術都無法杜絕因設計階段性的考量不周,所埋入的品質不良潛因,e.g 可靠度、耐用性、可使用年限及安全性等……,這些卻都是引發顧客好惡的關鍵,同時更有人發現設計與製程的複雜度及可施工度也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達成與否的比率,而將設計納入品質管制範疇中,以掌握產品使用後的各種狀況,品質保證(QA)的年代便這樣到來;隨著電腦科技日新月異,萬事锱銖計較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除了重視與品質直接相關的技術事務外,後勤支援事務品質(e.g 行銷、採購、人事、財務、庶務…等)也開始被重視,全面品保(TQA)順勢被列為品質管制一環;最後將重點轉移到人,因為再嚴謹的制度或再完善的管控系統,都有可能因人為疏失的操控與執行,引發系統的整體失敗,所以優良品質應深植於每位員工的心裡,不僅被動的修改更要積極的防範未然,且要長期持續的保持優良品質,全面品質管理便是該階段所重視的。(請參考表一圖示)
年代 品質的歷史面 品質的觀念面 品質的制度面 1900年代
1920年代
1940年代 作業員的品質管制
領班的品質管制
檢驗員的品質管制
品質是檢查出來的
品檢(QI)
品管(QC)
品保(Q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1季度最拥堵道路TOP15—西安-世纪高通.PDF
- 2017-07-20第二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PDF
- 2017年半年报告全文-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PDF
- 2017年文明城测评宣传口号.DOC
- 2017年新建上派中心校北校区弱电采购-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
-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化学(解析版.DOC
- 2017年第10期(总第92期)煤炭工业文献委史志委-煤炭史志网.PDF
- 2017年第6期司政修改-应用力学学报.PDF
- 2017年全政务公开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政府)-中国政府网.DOC
- 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