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歌剧1第二章
“抗战”背景下的文学活动与延安文艺 “抗战”背景下的文学活动 20世纪前半叶,民族危亡问题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九一八”事变后,自晚清末年以来仁人志士大声疾呼的“亡国”、“灭种”危机现实地摆在了国人面前。一批出身于东北的作家,主要有萧军、萧红、罗烽、白朗、舒群、山丁、梅娘等,感同身受,在他们笔下出现的人物、故事以至思想情感等,都打上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东北人民的屈辱与不懈抗争的印痕,他们的崛起被人称作“东北作家群”。 萧红以其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女性视野赢得了众多读者,有关她的创作情况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与其关系密切的萧军也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辽宁义县人。《八月的乡村》是他的代表作。作品写了一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北国风情和激越的民族抗争意识。鲁迅在给该书写的序言中说:“我……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也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将来,死路与活路。”这可视为是对《八月的乡村》的确评。 “东北作家群”中的大部分作家先后进入关内,与左翼文学运动与时代创作主流融为了一体。但也有少数人没有走这条路,他们长时间生活在东北沦陷区和敌占区,在这些人中梅娘的作品最有特色。梅娘(1920——),原名孙嘉瑞,吉林省长春人。梅娘16岁高中刚毕业就出版了处女作《小姐集》,此外的重要作品还有《蚌》、《鱼》、《蟹》、《侏儒》等。梅娘出身于民族工商实业大家庭,从小失去生母,性格敏感、内向,笔名梅娘就是“没娘”的谐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从南京经武汉迁都于重庆。大批曾生活在敌占区的作家纷纷出走,跟随国民政府西迁。不同派别的作家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达成了某种思想共识: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争取民族解放,中国文学才有生存的空间,协力抗战是当时中国文艺界的头等大事与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于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发表了《告全世界的文艺家书》。“文协”的第一次理事会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实际主持“文协”的工作。“文协”还创办了《抗战文艺》会刊,先后在广州、上海、昆明、成都、桂林、香港、贵阳、延安等地成立分会,组建了戏剧、电影、美术、木刻等艺术部门的抗敌协会,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到前线去慰问演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团结全国文艺界人士、宣传抗日、争取民族解放做出了应有贡献 赵树理与孙犁 40年代,延安发生的文学和文艺运动在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延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30年代搅动文坛的左翼文学思想和文学倾向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展开。把文学看作是宣传教育民众的手段,让文学承载强烈的思想政治责任,以工农大众的喜好程度作为判断文学成就的最高标准,这些都在延安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延安文学创作队伍中,赵树理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也取得不斐成绩的作家。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他的创作在延安地区曾风靡一时,其作品也被认为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1]他本人还被誉为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2]赵树理的主要文学成就体现在小说创作上,著名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等。 [1]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 [2]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8、26。 赵树理把文学写作看作是参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就成为他小说的写作素材,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现实意义。作者在农村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桩命案,一个村子里的民兵小队长与一女青年谈恋爱,遭到村里干部的阻挠,结果被活活打死了。赵树理不认为这是一般的情杀事件,而与婚姻法的贯彻和边区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关,因此他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二黑结婚》。作品改变了故事原形主人公的悲剧结局,让自由恋爱青年男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发表以后,深受民众喜爱,成为赵树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赵树理善于从多种民间文艺形式中汲取营养,作品地域色彩鲜明,地方特色突出。“板话”即普通所谓的“快板”, 《李有才板话》先用“板话”的形式介绍一个人物,再讲述一段与其有关的小故事,这是民间讲唱文学常用的手法。赵树理小说也充斥着大量的民俗描写,比如“下神”的来历(《小二黑结婚》),姐夫与小舅子打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英语试卷(含答案) 原卷.pdf
- 高考英语真题倒装句单项选择汇编(含答案).docx
- 兰吉尔电表说明书.doc
- 2024-2025学年北京顺义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T∕CSEM 0024-2024 智慧消防 火灾防控系统建设要求.pdf
- 苏轼《蝶恋花 春景》古诗词PPT.pptx
- 《急诊预检分诊》课件.ppt VIP
- 房屋抵还欠款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pdf VIP
- 高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完整版720979162.pdf VIP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36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赛题库共计10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