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批接菌法所产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两批接菌法所产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作者:林峰,戴好富,王辉,梅文莉
【摘要】 目的研究接菌法半年及一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接菌法进行人工结香,并用乙醚提取接菌法半年及一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两批沉香样品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并从接菌法一年结香的沉香样品中检出了2-(2-苯乙基)色原酮类成分。结论通过对比两批沉香样品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与含量,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接菌法一年结香的沉香质量较好。
【关键词】 沉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国产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有黑色树脂的病变木材,可通过自然结香或人工结香等方式产生[1]。在我国,白木香是生产国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国产沉香自古以来不仅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同时亦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心腹疼痛、大肠虚闭、腰膝虚冷等症[2]。本次实验运用接菌法[3],将黄绿墨耳真菌接种至健康白木香树干,并分别于半年和一年后从结香部位取下沉香样品,提取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从接菌法半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从接菌法一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中鉴定出19个化合物。以往对沉香挥发油成分的报道已有很多[4~7],但本文首次报道了人工接菌法所产沉香的挥发油成分,并首次从接菌法一年结香的样品中检出了2-(2-苯乙基)色原酮类化合物。
1 仪器与材料
仪器为美国惠普公司的HP6890/5973 GC/ MS联用仪。色谱柱为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 (30.0 m×320 μm×0.25 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于结香的白木香树位于海口市三江镇沉香种植基地,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王祝年研究员鉴定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凭证标本 (CX200805),现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结香所用真菌为黄绿墨耳真菌Melanotus flavolivens (B.amp; C.) Sing.,购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方法
2.1 接菌法结香与挥发油提取 将所购得的黄绿墨耳真菌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基用白木香木屑70%、麸皮30%,加水混匀至手握成团而不渗出水为准,装入三角瓶中,稍微压实,用玻璃棒在培养基中间开个通至底的气洞(1 cm左右),高压灭菌1 h,24 h后再灭菌1次。将菌种接至瓶中培养基上,24~28℃培养两周,当菌丝布满瓶内即可用于接种。接种时,在健康白木香树干上开香门,再将菌种接入香门。取样时,将白木香树干香门附近褐化部分取下。
接菌法半年及一年所结沉香样品分别编号为1,2号。每批样品各精确称取30.0 g,粉碎后分别加入300 ml乙醚于室温下浸提3次,回收乙醚后即得挥发油。1,2号样品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1.3%, 2.2%。
2.2 挥发油的GC-MS分析
2.2.1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 (30.0 m×320 μm×0.25 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60℃(保留2 min),以4℃ min-1升温至230℃,保持20 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He (99.999%);柱前压5.08 psi,载气流量2.0 ml·min-1;进样量1 μl;分流比10 : 1。
2.2.2 质谱分析条件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器电压1412 V;接口温度280℃;质量范围10~550 amu。
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结合NIST2005标准质谱图库和WILEY275质谱图库进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
3 结果
应用GC-MS技术,对接菌法半年和一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 (分别编号为Oil-1、Oil-2) 进行了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6和19个化合物。结果见表1~2。
从Oil-1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总油含量的76.44%。其中检出沉香特征性成分白木香醛,含量为4.07%,同时检出了马兜铃烯、-绿叶烯、缬草醛、绒白乳菇醛等倍半萜类化合物,总含量为7.20%;另外还检出了茴香基丙酮、二叔丁基苯酚、苄基丙酮等芳香族化合物;而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等脂肪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