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兼谈诗人及旅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江花月夜兼谈诗人及旅行

——兼谈诗人与旅行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没有文化内涵的旅行不过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 在古代中国,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 一是为了追求功名踏上旅途, 二是选拔迁谪让诗人追求漂泊中的安顿。 于是形成古代一大诗歌流派——山水诗 中国古代山水诗中一些意象 夕阳:思乡 杨柳:离别 烟雨:伤感 明月:怀人 有没有一首山水诗, 能最典型地代表中国山 水诗的全貌? 张若虚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 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课文配音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哲理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 (1——8句) (9——16) (17——36) 诗歌赏析 第一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赏析 首章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有四字(春、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则暗含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长镜头)。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特写镜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长镜头、远景)。第一章是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有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 月光犹如精灵,蹁跹起舞,满缀着波光,无拘无束,无所不在。 第二章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赏析 诗人用其生花妙笔,继续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处: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追踪、移动镜头)。接着,诗题中的“花”终于亮相了: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特写镜头)。然后,诗人将镜头推向空中,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镜头再转向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及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第二章为整个画面蒙上一层蒙蒙的印象主义色彩,却又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雍穆的花林,蓊郁的香潮,月之精灵在这里无限透明、美好的宇宙之境中神游!她在深沉沉的夜里,独自静静的播洒着清辉 。 第三章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赏析 第三章前两句依然在写景,又从沙滩回到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这是为了承上启下。这时,随时间推移,月亮已升到当空,而江天的浩瀚,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此月亮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 这是一个永无答案也无需答案的天真而稚气的问题,于是有了后面永无尽头的等待以及等待中永恒的寂寥。 第四章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赏析 接着,诗人由江月联想到人生: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惟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这两章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伤感。正是在这点上,诗人为传统的闺情诗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及意境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