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doc

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米力农注射液,适应症为适用于对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评价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西地兰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米力农注射液。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P)、每分心输出量(CO)、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钠尿肽(BNP)指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急诊患者采用米力农治疗,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急诊;老年心力衰竭;米力农   急诊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恶化加重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如何及时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本研究分析急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米力农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脑外伤存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0plusmn;4.3)岁;合并肺源性心脏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2.0plusmn;4.1)岁;合并肺源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常规实施血管扩张剂、给氧、利尿等常规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选择硝酸甘油,静脉滴注,5~10 mu;g/min,利尿剂选择呋塞米20~40 mg。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地兰注射液0.2~0.8 mg/d,与5%葡萄糖注射液10 ml均匀混合后静脉滴注,5 min左右静脉滴注结束,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补充药量,连续治疗3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米力农注射液10 mg/d,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均匀混合后,以0.4~0.6 mu;g/(kg#12539;min)速度用静脉输液泵泵入,连续治疗3 d。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包括治疗前后P、CO、血压、LVEF、BNP),并评价临床疗效,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疗效评定标准[1] 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至少2个级别;改善: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加重。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 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hi;2检验。Plt;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 1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P、CO、收缩压、舒张压、LVEF、BNP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2. 2 临床疗效评价 对照组显著改善9例,改善14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3.9%;观察组显著改善13例,改善1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2. 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8.3%),分别为头晕1例,心动过速1例,室性早搏1例;观察组室性早搏1例(2.8%),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三、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恶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最终阶段,老年人为多发人群。随着当前老龄化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其中心力衰竭导致的猝死,是当前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2]。急诊科常收治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延误治疗时机,甚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心力衰竭发展成为急诊科医生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时,主要采用针对病因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其中洋地黄制剂为正性肌力药物,用药后会导致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活性下降,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量,实现抗心力衰竭的效果[3]。但洋地黄安全范围小,用药中极易导致洋地黄中毒,因此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