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
第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第二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观点 第三节 凯恩斯的主要政策主张 第四节 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生平及其代表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出生于英国剑桥市。其父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经济学家,曾任《经济学》杂志的首任主编;其母弗洛伦斯·阿达是剑桥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曾任剑桥市参议员和市长。 (一)受到良好教育 1902—1906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数学和文学,在剑桥大学第四学年,为准备文官考试,师从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学习了一段时间经济学,毕业后通过文官考试,入选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 (二)社会活动频繁 1908年辞去公务,应马歇尔之聘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5年进入英国财政部任职;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 1921年担任国民互助保险公司董事长和独立投资公司董事; 1929-1933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财政部咨询委员会成员; 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三)代表著作丰富 1913年出版其在经济方面的第一本著作《印度的通货与财政》。 1919年发表其早期的成名之作《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 1921年出版《概率论》一书。 1923年出版《货币改革论》。 1930年出版两卷本《货币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 (简称《通论》)一书出版。 二、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 “三十年代大危机” 【1929—1933年】 ——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经济学遭遇严重危机。 “三十年代大危机” 在深度上,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贸易空前萎缩,失业人数猛增。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1/3以上,倒退到1908—1909年的水平。资本主义国家总失业人数由1000万增至3000万人。 在广度上,不仅席卷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扩展到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制度等领域。资本交易所宣告破产,金融市场爆发挤提存款、抢购黄金风潮,许多银行破产倒闭,货币制度崩溃。 在时间上,这次危机持续特别长久,长达5个年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持续最长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罗斯福接任美国总统。为对付严重的经济萧条,他在就职后第二天,采取紧急措施处理银行危机:援引战时法令,下令全国银行“休假”,直到国会能采取行动为止。 罗斯福请求国会授以“紧急全权”,并宣布执行“新政”。所谓“新政”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克服经济危机。“新政”措施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紧急银行法”、“黄金法”、“存款保险法”等;有关于调节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有关于调节农业方面的“农业调整法”等等。 ——开创现代国家干预的先河。 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及对象 (一)含义 : 1、首先阐述背景; 2、1936年凯恩斯的著作《通论》出版,在这本著作中,凯恩斯否定什么、提出什么,主张什么; 3、 最后阐述评价。 (二)对象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变革。该体系要点是: 1、萨伊(SAY)定律—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指 “供给本身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理,即生产是为了交换,一种产品生产出来就为另一些产品提供了需求或销路,因此不会发生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失业)的经济危机。 2、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就业不足均衡只是走向充分就业均衡过程中的特例) 3、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调节) 4、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工资调节) 5、货币中性(二分法) 6、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条: 自由放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节约储蓄;财政平衡;物价稳定。 “对新古典学派来说,自由放任成了一种教条,自由贸易的利益成了一项信仰。经济学被说成是研究稀少资源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的分配,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要是政府不干预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