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新进展--第XV届国际肾脏病会议综述.docVIP

肾脏病新进展--第XV届国际肾脏病会议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脏病新进展--第XV届国际肾脏病会议综述

肾脏病新进展--第XV届国际肾脏病会议综述  关键词:肾脏发育遗传基因转运细胞因子免疫肾功能衰竭透析移植   1999年5月2日至6日,第XV届国际肾脏病学术会议暨第XI届拉丁美洲肾脏病学术会议在阿根迁首都布宜诺斯艾维斯举行。会议交流了近年来肾脏病的新进展。研究了分子肾脏病学、遗传变异和肾脏发育等六个领域的问题。   关键词肾脏发育遗传基因转运细胞因子免疫肾功能衰竭透析移植   第XV届国际肾脏病学术会议暨第XI届拉丁美洲肾脏病学术会议于1999年5月2日至6日在美丽的阿根迁首都布宜诺斯艾维斯举行。这次会议交流了来自世界各国7274位肾脏病专家及学者送来的论文。会议较全面的反映了近年来世界各国肾脏病领域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包括:①分子肾脏病学、遗传变异和肾脏发育;②细胞转运和肾脏生理;③激素、细胞因子、信息传递、细胞生长及炎症;④临床肾脏病;⑤尿毒症综合征、透析前与透析治疗;⑥移植。本文就上述内容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1分子肾脏病学、遗传变异和肾脏发育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肾脏的分化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已受关注。TikellisC等研究发现,随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生长发育,肾小球局部血管紧张素原免疫活性增加。肾脏支链淀粉(Amylin)系统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肾组织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促使成年SHR发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FernandezLG等观察到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缺失(Atg-/-)自然衰老的小鼠肾组织内肾素分布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纤维物质积聚,导致肾内血管增生、阻塞。认为在肾脏发育过程事,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正常分布,对维持正常的肾组织结构是必要的。Ets-1基因对肾素表达和肾脏发育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DanielC等发现Ets-1基因缺失Ets-1(-/-)动物肾素表达明显减少,[Ets-1(-/-)]肾脏显示若干方面改变,包括肾纤维化、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并阻止了肾小球的发育。   肾脏的遗传变异及某些基因多态性肾脏疾病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分子肾脏病学的研究热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性肾脏病(ADPKD)是最常见的肾脏遗传性疾病之一。迄今已发现了三种基因突变(PKD1、PKD2、PKD3)。IglesiasDM等在一个ADPKD家族中发现了另一种新的突变基因,称之为24636nstT,即一个胸苷插入2436基因位,形成了迅速终止密码,导致截状蛋白的形成,使肾组织发育受阻,产生肾脏囊肿改变。PecesR等分析了ACE基因和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对ADPKD肾衰发展的影响,发现PKD1伴DD基因型患者较ID/II基因型患者更早出现终末期肾脏衰竭(ESRF)(45±2yearsVs56±3years),而与AT1R基因型无关。此结果提示,PKD1伴DD基因型患者增加了早期发生ESRF的危险性,可延缓ESRF的发生。但GrafS等则提出了ACE基因I/D多态性对ADPKD的肾衰进展无明显影响。LinSW等研究了ACE基因多态性对IgA肾病(IgAN)的影响。结果显示58.8%ACEDD基因型的IgAN患者有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而TuglularS等则认为肿瘤坏死因子(TNF-α)A1A2基因型的IgAN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是IgAN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2细胞转运和肾脏生理   MukhinY等首次报道了缓激肽B2受体的活化,可诱导皮质集合管M-1细胞增加胞内Ca2+和Na+-H+交换。这种作用需要酪氨酸酶和钙调节蛋白的参与。uroguanylin(UGN)和guanylin(GN)是最近发现15-16个氨基酸的热稳定性肠肽,在离体肾研究发现,UGN和GN排钾、排钠作用依赖guanylyl-clclaseC途径。CarrithersSL等证明小鼠体内UGN和GN通过依赖或不依赖guanylyl-clclaseC两种途径,起着肠利尿钠激素作用而影响肾脏水、钠转运。OliveirasouzaM等分析了肾小管MDCK细胞内AVP与ANP对细胞内pH和钙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AVP具有调节MDCK细胞内H+-Na+交换。在AVP水平降低时,ANP可加速H+的排泌,AVP与ANP间相互作用调节MDCK细胞内pH的过程,需要依赖Ca2+的存在。LienYH等发现在酸性状态下(pH=7.0),人近端小管细胞(PTC)及内髓集合管细胞(IMCD)内碳酸酐酶II(CAII)基因5端启动子(长约1.3kb)活性增加,同时CAII基因表达亦增高2-3倍。提示CAII5端1.3kb启动子区域的基因突变,可引起PTC和IMCD细胞pH值的改变。KwonT-H等发现缺血引起的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鼠中肾近曲小管及集合管细胞aquaporins表达下降及NaCl运载体表达改变,导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