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护理

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护理  【摘要】 目的 观察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良肢位组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采用偏瘫常规护理。结果 经4周的康复护理,良肢位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脑卒中;良肢位;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normal limb position on early-stag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ehabilitation group(100 patients)and control group(100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emiparalysis routine nursing and passive exercises at early-stage.The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group put their limbs in normal position.Results After 4 weeks,the complication occurring rate of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Normal limb position in early-stage rehabilit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cerbrovascular accident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stroke;good limb position;nursing 脑卒中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致死疾病。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根据1998年我国19省市180万人口流行病学调查,其年发病率为182/10万人口,患病率为600/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103.79/10万人口。据此,我国每年新发病率约150万。偏瘫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表现,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为了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防止并发症,我科对偏瘫患者于发病当日起保持良肢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4年1月~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经脑CT/MRI证实,脑卒中诊断参照1989年WHO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诊断为脑卒中。纳入标准:(1)首次发病;(2)发病时间≤15天。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恶液质;(3)其他疾病所致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或大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本组病例中,良肢位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8~88岁,平均61.9±7.2岁;对照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38~87岁,平均62.0±7.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肢体肌力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入院后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由护士及家属协助完成良肢位的摆放。两组患者均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关节被动运动以及辅助下的主动运动。 1.2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3] 1.2.1 仰卧位 患者面部朝向患侧,头部放在枕头上时,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臀部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踝关节保持背屈90°以防止足下垂、趾屈、内翻。 1.2.2 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 患者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颌内收,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角度要小于90°,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的平面与床接触,防止因肩关节受压而产生疼痛),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1个枕头,背部挤放1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1.2.3 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 患侧上肢尽量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下面用枕头支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健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