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课 气控基础原理.pdf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气控基础原理 Festo 公司讲习班专用课本 1 前 言 气动技术由风动技术及液压技术演变、发展而成为独立的技术门 类不到 50 年,却已经充分显示出它在自动化领域中强大的生命力,成为 二十世纪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也最易被接受及重视的技术之一。工 业如机械、电子、钢铁、运行车辆及其制造、橡胶、纺织、轻工、化 工、食品、包装、印刷、烟草等领域中,气动技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 基本部分。不可忽视的是,如同电气、电子由工业应用发展到广泛的 家用一样,气动不仅在尖端技术领域如核工业或宇航中取得地位,而 且也开始进入农林、园艺、楼宇自动化等范畴。完全可以想象,类同” 家用电器”,将来会出现”家用气动”这样的名词,为人们熟知。 气动技术有几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至 50 年代初,大多数元 件从液压元件改造或演变过来,体积很大。60 年代,开始构成工业控 制系统,自成体系,不再与风动技术相提并论。在 70 年代,由于与 电子技术的结合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80 年代则 是集成化、微型化的时代。我们现在处于 90 年代末,世纪转换的时 期,气动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死区,经历着飞跃性的发展。1997年制造 的换向阀与 1961 年相比较,在相同流量及功能的前提下,体积仅为 前者的7%。10mm宽的阀(功耗0.5~1W)已被普遍采用。人们克服了 阀的物理尺寸局限,制造了第一个无壁厚的电磁换向阀(Festo 公司 CP 阀岛)。真空技术日趋完美,一个真空阀体中集成了过滤、真空产 生、真空释放、真空保持、压力开关等功能,可取代过去由真空泵、 2 真空阀、压力继电器所组成的庞大回路。重复精度小于 0.01mm 的模 块化气动机械手,5mm/s 低速平稳运行及 17m/s 高速运动的不同气缸 相继问世。在与计算机、电气、传感、通讯等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产 生了智能气动这一概念(气动比例与伺服、智能阀岛、模块化机械手)。 气动伺服定位技术可使气缸在高速运动 3m/s 情况下实现任意点自动 定位。智能阀岛十分理想地解决了整个自动生产线的分散与集中控制 问题。现代气动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 在这种情况下,对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远远超出传统机械设计 的范畴。今天的技术人员,要求能够巧妙地将机、电、气、液结合起 来,发挥和利用各门技术的长处。 本书目标在使读者及参加讲习班的学员能够自行解决较简单的 控制问题,以及根据本书介绍的各种工程原理设计回路图,并对常用 的气动元件的结构与类型有一定认识。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