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1.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认为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6.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7.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的关系是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致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角落。。的说法。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生产阶段。
20.社会主义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存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超过平均利润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列宁。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31.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X,A,民主社会主义。
32.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X,B庸俗唯物主义。
33.体积量变积累引起质变这哲学道理有X,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有,ABCD.
35.属于生产关系内容,ABCD.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固定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X,A,税收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40.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X,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