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景物形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提问方式 第一种类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正确答案】 ①描写了一幅初夏(暮春)郊野安详、静谧的图景。②杨花飞舞铺满小径,溪中荷叶密密相依,笋根悄悄探头,沙上野鸭母子相依而眠。③表现了作者 定居之后闲适愉悦的心情。 【08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画面大概是:①这画面呈现出的是秋季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②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事物形象 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咏物诗—概念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特点: 表现主题: 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拟人 初 步 感 知 表现手法: 咏物诗设题特点 1、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 注意: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2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案构成】 (1)概括物象特点(2)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3)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 思路: 分析“梅”的特点→人若具有这些特点将是怎样?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分析: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