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一模之后的历史学科复习备考建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广一模之后的历史学科复习备考建议

广一模之后的历史学科 复习备考建议 张正凯 一、广一模历史学科基本情况 二、广一模暴露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历史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 2、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不强; 3、定式思维严重; 4、根据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组织答案的思维能力不够; 5、审题不清; 6、答题不规范。 三、今后复习几点建议 1、抓大放小 ,突出主干知识 2、抓住时间点,搭建时、事直通车 3、抓住转折点,归纳阶段性时代特征 4、抓住常考点,适应不同的情境 5、狠抓规范,尽最大可能增分 1、抓大放小 ,突出主干知识 (西瓜芝麻孰轻重) ★以工业革命为例 ▲不是考查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表现; ▲而是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广东2012年高考38题第2问 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9分) 答案: 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 ▲不是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背景、哪几个航海家开辟了什么航线 ▲而是考查新航路开辟本身及其影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扩张) (广东2012年第38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答:(1)新航路开辟(2分);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2分);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分) 2、抓住时间点,搭建时、事直通车 (千里姻缘一线牵) ▲1901——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11——辛亥革命;一战前 ▲192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共成立;新经济政策 ▲1931——九·一八事变;世界性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1941——抗战相持阶段;二战新阶段 ▲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工业革命 ★(上海高考2010历史)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 (广东2012年第38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 (2012广东15题)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 (2010年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一位年轻人曾经通过县里的考试,中了秀才,却必须再前往省城师范讲习所念书,以便将来可以找个事做。回到家乡教书时,课本已经改变,要教算数,不再教千字文。而每个县中都设置劝学所,以便提倡新式的教学,原本设在关帝庙的学堂也改称高等小学。这位年轻人生活在哪个时期?  A.清朝中期 B. 清末民初  C. 抗战期间 D. 光复初期 3、抓住转折点,归纳阶段性时代特征(万紫千红总是春) ▲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初期;20世纪60、70年代 ▲中国史: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变革期、明末清初、鸦片战争、清末明初、大革命、20世纪40、50年代、改革开放 ★ (广东2012年第38题)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参考答案(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 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