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隔山消化学成分探究
隔山消化学成分探究
【摘要】 目的对土家药隔山消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采用乙醇浸泡、分步萃取的方法对隔山消化学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通过13C-NMR谱,1H-NMR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隔山消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6种化学成分:对甲基苯酚(Ⅰ)、蔗糖(Ⅱ)、胡萝卜苷(Ⅲ)、kidjoranin 3-O-α-L-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α-L- digin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Ⅳ)、12-O-benzoyllineolon 3-O-α- L-cymaropyranosyl-(1→4)-β-D- cymaropyranosyl-(1→4)-α- L-digin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Ⅴ)、2,4二羟基苯乙酮(Ⅵ)。结论化合物Ⅰ和Ⅲ为首次从隔山消中得到。
【关键词】 隔山消; 化学成分
土家药隔山消又名白首乌,是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 Royle Wight的干燥块根。研究发现白首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1]。为了开发利用该药用资源,本文对隔山消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分离到6个成分,分别鉴定为:对甲基苯酚、蔗糖、胡萝卜苷、kidjoranin 3-O-α-L-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α-L-digin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12-O-benzoyllineolon 3-O-α-L-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α-L-digin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2,4-二羟基苯乙酮。
1 仪器与试剂
Vafian Mercury VX-300/500型核磁共振仪,戴安U300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规分离用薄层层析硅胶及柱层析硅胶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C18反相硅胶由日本YMC公司生产,色谱纯为美国TEDIA公司生产。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隔山消药材采自湖南湘西自治州,并经万定荣教授鉴定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talum Royle amp; Wight.的块状根。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分离取隔山消药材4 kg,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浸泡提取3次,24 h/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氯仿部分经反复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到化合物得Ⅰ~Ⅵ。
2.2 结构鉴定
2.2.1 化合物I无色块状晶体。1H-NMR(500 MHz,CDCl3)δ ppm:7.92(2H,d,H-2,H-6),6.91(2H,d,H-3,H-5),2.58(3H, s,-CH3) ,6.17(brd,-OH)。13C-NMR(125 MHz,CDCl3)δ ppm:26.6(-CH3),115.6(d),131.2(d) ,115.6(s),130.5(s),根据以上数据将化合物I鉴定为对甲基苯酚。
2.2.2 化合物II无色块状晶体。1H-NMR(500 MHz,C5D5N)δ ppm:6.22(1H,H-1,d,3.5Hz),4.18(1H,H-2,dd,9.5 Hz,3 Hz),4.68(1H,H-3,t),4.24(1H,H-4,t),4.78(1H,H-5,dd,7.5 Hz,2.3 Hz),4.53(1H,H-6),4.51(2H,H-1′),5.03(1H,H-3′),4.53(1H,H-4′),5.07(1H,H-5′),4.36(1H,H-6′)。 13C-NMR(125 MHz,C5D5N)δ ppm:93.5(C-1),73.5(C-2),75.0(C-3),71.8(C-4),75.1(C-5),62.4(C-6),63.0(C-1′),105.9(C-2′),79.8(C-3′),84.4(C-4′),75.5(C-5′),64.8(C-6′)。根据文献[2]将化合物II鉴定为蔗糖。
2.2.3 化合物III白色粉末。Molish反应和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与胡萝卜苷对照品进行TLC检测(氯仿-甲醇=4∶1),Rf值和硫酸显色完全相同。13C-NMR(125 MHz,C5D5N)δ ppm:37.5(C-1),30.3(C-2),78.5(C-3),39.4(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