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耐用品市场研的理论综述及评价
关于耐用品市场研究的理论综述及评价
李承煦,苏素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E-mail :freeze119@163.com
摘 要:耐用品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三年的物品,如国防设备,飞机等运输设备,企业机器等
资本设备,及一般消费性耐用品,如汽车,家电用品等。由于耐用品的特点及其在消费者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其支出的变动状况对GDP 的表现有很大影响。文章对国外关于耐用
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归类介绍,并对比评价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了其价值和局
限性,对耐用品理论的后续研究和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耐用品,归类,价值,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
1. 引言
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的最大差别在于,耐用品在第一期购买之后能沿用到第二期,而非耐
用品必须为每期都要重复购买才行。举凡家具、电器、汽车等皆为耐用品之范畴。过去耐用
品的重置主要是使用到不堪使用才将其汰换,但是现在由于产品不断改良、外型设计改变或
是厂商的各类优惠促销活动,使得人们愿意提前更换原本旧有的耐用品。由于耐用品的特点
及其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耐用品消费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国民经济
发展的水平和国民生活的质量,并对当前我国刺激需求,扩大内需有很大影响。
从生产者角度看,与非耐用品不同的是,耐用品的新旧产品具有替代性,很多耐用品具
有庞大而活跃的二手市场,如汽车、住房、电器等。因此,厂商的生产决策变量不再仅是价
格和产量,产品耐用程度的高低、新产品推出速度以及与旧产品的替代度(考虑兼容性、耐
用度等)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因此这些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微
观生产理论注意的新方向。
到目前为止,微观经济学领域中关于耐用品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涉及
耐用品的耐用度选择及“计划废弃” 的相关问题。比如说,公司是否愿意降低低于效率水平产
品的耐用度使其很快地报废?或者,公司是否愿意引进新产品,淘汰旧产品?第二个方面是
关于时间的问题。比如,生产者将来的行为如何影响当前价格与营销策略?第三个方面是涉
及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市场。在许多耐用品市场中,买方无法判断市场中耐用品的质量,由于
消费者无法感知高质量产品而不愿意支付高价,因而出现逆向选择,使卖方将市场中的高质
量商品撤出,最终使得整个产品市场瘫痪。
对耐用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Wicksell(1934),他第一个建立了耐用度分析的数学模型,
对生产设备的耐用度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后,耐用度分析一度成为投资理论的重要内容。
60 年代,垄断厂商对耐用消费品的耐用度选择及其效率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从70 年代开
始,对耐用品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三大主流。第一个主流是关于最佳耐用度的研究,其中大部
分研究成果主要是来自于Peter Swan(1970 ,1971;Sieper 和Swan,1973)。第二个主流是在
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耐用度选择的问题。研究重点是:因为未来的销售量会影响当前出售的
产品在未来的价值,而使得生产者的产量未必能使公司利润最大化,这时生产商如何选择产
品的耐用度。Ronald Coase(1972) 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个主流是 George
Akerlof(1970)不对称信息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最初这一研究并没有被视为耐用品理论,
但是Akerlof 的最初研究对象是二手车市场,因此这些理论被纳入耐用品理论。
- 1 -
虽然上述每一个研究主流都奠定了耐用品理论研究的基础,70 年代及之前的理论模型
都比较抽象化,假设条件相对简单且脱离实际。例如,Swan(1970,1971)以及Sieper 和Swan
(1973)提出的一些关于新旧耐用品之间替代性的不切实际的假设。Coase (1972)假定产出和价
格都不缩水。Akerlof(1970)侧重于二手市场而忽视新品市场。由于这些分析的后续研究沿用
这些假设,所以有些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