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T引导下肺肿物切割活检及针吸活检对比探究
CT引导下肺肿物切割活检及针吸活检对比探究
作者:梁永,龙健中,刘航,杨伯旭,冯坚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肿物的切割活检与针吸活检的阳性率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把确诊为肺癌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切割活检组和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针吸活检组(每组78例),分别活检后比较一次活检阳性率和并发症。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切割活检组阳性率为92.33%,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针吸活检组阳性率为69.2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6.69,P<0.01),气胸和咯血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切割活检具有更高阳性率,明显优于针吸活检,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切割;活组织检查,针吸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在城市居各种癌症之首,病理检查是诊断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放疗或化疗前不可或缺的,取得病理标本常用手段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对于非中央型肺癌及粘膜下生长的中央型癌检出率较低,对这类病例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肺活组织检查是最好选择,我们对CT引导下经皮穿肺组织切割活检和针吸活检二者的检出率及并发症进行了比较,探讨适合诊断的最佳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3月期间,经CT检查提示肺部肿块,最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其中A组男53例,女25例,年龄为56±3.2岁,外周型68例,中央型10例,肿块直径为4.4±1.1cm,行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切割活检术。B组男54例,女24例,年龄为55.5±3.6岁,外周型67例,中央型11例,肿块直径为4.6±1.3cm,行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针吸活检术。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块大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东芝螺旋CT机,日本TSK公司产18G或20G穿刺切割活检针,和国产的18G或20G的肺组织针吸活检针。
1.3 方法 全部患者在活检以前做好相关检查,测定肿物大小及距离体表距离,拟定进针方向、路径及距离。操作前先利用一条与穿刺针相当的铅丝在体表定位并在CT下模拟显示即将进针的情况,定位满意后,在体表做好标记。对拟进针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和局麻。穿刺时嘱患者平静呼吸,按拟定路线进切割针或针吸针到计划深度后再做CT扫描,直至针尖位于肿物以内,避开坏死组织。A组患者直接切割活检,一般1~2次可取得满意组织,B组患者拔出针芯,用50ml注射器做持续性负压吸引,同时在针的垂直方向移动穿刺针1~2cm,2~3次,以获得更多的组织标本。穿刺抽吸的标本固定后及时送检病理,血性抽吸物涂片分别进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患者在穿刺后留影像科,待1h后再次CT扫描,如无气胸或血胸,送患者回病房,卧床休息2h,并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平静呼吸。
1.4 肺活组织检查标准 以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或有诊断意义的病理组织者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阳性率 全部156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穿刺肺组织活检术,并获得组织和(或)细胞学标本。完成率100%,A组与B组一次活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获得组织检出阳性率的比较(略)
注:与B组比较,a:χ2=16.69,Plt;0.01。第一次检查阴性的30例患者均重复行第2~3次CT引导下切割活检,结果全诊断为肺癌。
2.2 并发症比较 A组发生气胸14例,占17.95%,B组为12例,占15.38%,两组均为少量气体,未予以特殊处置,且两组气胸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82,P>0.05)。A组发生咯血2例,B组为3例,出血量为20~50ml,两组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P>0.05)。
3 讨论
肺部肿块的性质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还依赖于病理进行组织分型,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既往的文献报道[1],对于中央型的肺内肿物还是以纤维支气管镜为首选,其阳性率70%左右;而对于周围型肿物,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其检出率就低得多,故经皮肺穿刺是临床诊断肺部周围性病灶的一种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本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切割活检(A组)和针吸活检(B组),在方法学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全部患者均能接受检查,完成率为100%。在检查结果方面A组阳性率为92.33%, 明显高于B组的69.23%,组间比较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