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THFR基因多态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易感性相关性分析
MTHFR基因多态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易感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成翔宇 曹成福 纪斌 朱忠政
【摘要】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方法检测20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与20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MTHFR C677T的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 骨折组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为43.7%,显著高于对照组(36.1%,P=0.027),提示T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7,95% CI=1.04~1.82)。与CC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骨折发生风险分别增加至1.48倍(95% CI=0.95~2.31,P=0.083)和2.11倍(95% CI=1.15~3.89,P=0.017)。将CC、CT和TT视为不同的等级,存在等位基因剂量反应关系(P=0.027)。结论 T增加骨折发生风险,并呈等位基因剂量反应关系,TT基因型是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遗传易感因素。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遗传易感性;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
近年来遗传因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的影响逐步受到重视。现已经发现多种与其发病相关的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雌激素受体、I型胶原蛋白等〔1~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是另一重要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的候选基因,其编码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密切相关,而高水平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被证实参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理发生〔4,5〕。MTHFR基因在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以位于催化区的C677T最为常见,导致酶活性、热稳定性下降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已有研究显示,MTHFR C677T是欧洲丹麦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遗传易感因素〔6~8〕。但对我国香港人群的研究结果则显示,MTHFR C677T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风险无关〔9〕。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MTHFR C677T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从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上海籍汉族患者205例,男58例,女147例,年龄52~83岁,平均(66.3±7.2)岁。其中椎体骨折89例,髋部骨折116例。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依据WHO规定(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对照组为门诊体检的上海籍汉族健康人群205例,男57例,女148例,年龄51~83岁,平均(66.6±7.2)岁。入选标准为骨密度大于同性别骨峰值的-1个标准差。两组性别、年龄方面保持均衡,具有可比性。对全部对象行腰椎(L2~L4)及髋部(髋部骨折患者检测健侧)骨密度检查,排除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代谢性、废用性及某些药物、营养不良等所致骨病;骨肿瘤;特发性骨质疏松等)或曾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者。
1.2 方法 按常规蛋白酶K、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MTHFR基因C677T多态基因型分析采用TaqMan方法,引物和探针的设计用Primer Express软件(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完成。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AGGCTGACCTGAAGCACTTGAA3′;下游引物:5′CTCAAAGAAAGCTGCGTGATGA3′;等位基因C特异性TaqMan 探针:5′FAMTGTCTGCGGGAGCCGATTTCAMGB3′;等位基因T特异性TaqMan探针:5′TETAGGTGTCTGCGGGAGTCGATTT
CAMGB3′;扩增片段长度74 bp。PCR扩增体系(25 μl)中含:1× TaqMan PCR master mix (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1 μl(50 ng/μl)基因组DNA,1 μmol/L上游、下游引物,0.2 μmol/L FAM标记探针,0.2 μmol/L TET标记探针。扩增参数:50℃ 预热2 min,95℃ 预变性10 min,然后95℃ 变性15 s,62℃ 复性1 min,共40个循环,最后在ABI 7700上检测荧光信号。基因型分析用Sequence Detector System 2.0 软件(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
1.3 统计学处理 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表示相对危险度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OR值均经性别、年龄、吸烟和体重指数(BMI,kg/m2)校正。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系统。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和趋势检验在Internet上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