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课件-新人教版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自主阅读 3、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 4、归纳概括、深化认识 5、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6、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事变 日军侵占南京后,在那里犯下了什么罪行? 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深刻的启示? 五、板书设计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 血染卢沟桥 1、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⑴时间:1937、7、7 ⑵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2、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二、南京大屠杀 1、 时间:1937年12月 2、 地点:南京 3、 被杀害人数:30万以上 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 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右翼势力一次又一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亚洲人民的侵略罪行。例如,日本历史教科书把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进入”,称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解放”亚洲人,但却只字不提日本军队犯下的罪行。 日本右翼势力的这些做法说明了什么?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时间:1937年12月 结果:平津失陷。 时间:1937年7月7日 日军的手段: 残忍、野蛮。 血染卢沟桥 南京大屠杀 被杀害的人数:30万以上。 经过:士兵失踪要求搜查。 全国性抗战爆发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 2.日军进攻北平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是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申仲明 选择题 3.下列哪些城市是在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是 ①北平②沈阳③上海④南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2、 哪一事件后正式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 30多万人 3.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总数超过了多少人? 1990.10:台渔船接近列岛遭日拦截 1996.7:日右翼分子在岛上建灯塔 1996.10:港台保钓人士登上岛屿 2004.3:内地保钓人士首次登岛 2008.6:台渔船被日舰撞沉 2010.9: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同日本巡逻船发生2次相撞 2012.9:日本对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的举动 2012.9.18:中国10艘海监船巡航钓鱼岛 谈一谈你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承载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掌握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通过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使学生掌握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理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 一、教材分析 卢沟桥事变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并逐步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乐于接受。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1. 教法分析 主要采取:创设历史情境、图史结合、问题导学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分析 2. 学法分析 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理解。 卢沟桥 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原因及简单经过? 2、请举例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B2摩擦力(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B5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B7力与平衡问题综合(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B4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B3力的合成与分解(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E6功和能综合(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G1机械振动(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F2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G2机械波(含解析).doc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G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含解析).doc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第2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红军长征红军长征课件-岳麓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第1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第1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民主法制建设(第1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1-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第1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第2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