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结构讲课完整版2013520
载荷循环频率对疲劳强度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钢疲劳强度受载荷循环频率影响不大,工程技术中常用的频率范围是0.1-200Hz, 低温试验表明虽频率的增高试件疲劳强度稍有增加,但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虽着频率的增高试件疲劳强度又会下降,对于铝合金,这种频率影响较为明显;与材料的静载强度类似,其疲劳强度在低温时增加,在高温时降低,高温时要注意蠕变过程。 6.频率、温度、环境、复合应力载荷的影响 6.3 疲劳断裂的物理过程和断口特征 疲劳断裂的过程一般由三个阶段所组成:一、在应力集中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裂纹萌生;二、裂纹稳定扩展;三、失稳断裂。 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疲劳裂纹一般要比其它联接型式的循环次数少。这是因为焊接接头中不仅有应力集中(如角焊缝的焊趾处),而且这些部位易产生焊接接头缺陷,残余焊接应力也比较高。 宏观特征:从断裂开始点向四周射出类似贝壳纹的疲劳纹。对于塑性材料,宏观断口为纤维状,暗灰色;对于脆性材料则是结晶状。 图5-25 堆焊“防裂焊缝”示意图 图5-26 接头错边造成的附加弯矩 (5)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图5-27 宽板试验研究残余应力对断裂的影响 图5-28 带有小间隔平行焊缝的接头试样 图5-29带有大间隔平行焊缝的接头试样 开裂路径和试件中的纵向残余应力 开裂路径和试件中纵向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对脆断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其对裂纹扩展方向的影响 图5-30 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5.5 焊接结构抗裂性能与止裂性能的评定方法 5.5.1 脆性断裂的过程及焊接结构的两种设计原则 为了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相应地有两种设计原则:一为防止断裂引发原则,二为止裂原则。前者要求结构的一些薄弱环节具有一定的抗开裂性能;后者要求一旦裂纹产生,材料应具有将其止住的能力,即止裂性能,显然后者比前者要求更苛刻。 5.5.2 焊接接头抗开裂性能试验 (1)韦尔斯(Wells)宽板拉伸试验 图5-31 韦尔斯宽板拉伸试验件 图5-32 十字型焊缝宽板拉伸试验件 (2)断裂韧性试验 线弹性断裂力学成功地解决了某些高强材料的断裂问题,而对于焊接结构大量采用的中、低强度钢来说,全面屈服断裂力学应用较为遍,尤其是COD试验 。 图5-34 COD试验示意图 图5-35国产低温钢09MnTiCuRe的COD试验结果 (3)尼伯林克试验--动载荷试验 宽板拉伸试验和断裂韧性试验中所采用的加载速率一般都很缓慢,这对于受静载的压力容器和大型贮罐是适宜的。但对那些承受一定动载的结构,例如船舶、桥梁等,以这种加载速率进行试验就不一定能反映这些结构的实际加载情况。 图5-36 尼伯林克试验示意图 图5-37 尼伯林克试验结果 5.5.3 止裂试验 (1)罗伯逊止裂试验 图5-38 罗伯逊(Robertson)止裂试验试件 图5-39 SOD(即ESSO)止裂试验试件 (2)双重拉伸试验 图5-40 双重拉伸试验试件 图5-41 双重拉伸试验温度场 5.6 预防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措施 5.6.1 正确选用材料 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是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又要考虑经济效果。一般地说,应使所选用的钢材和焊接用填充金属保证在使用温度下具有合格的缺口韧性,其含义是: 第一、在结构工作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熔合线的最脆部位应有足够的抗开裂性能,母材应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 第二、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断裂韧性和工艺性一般都有所下降。因此,不宜采用比实际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特别不应该单纯追求强度指标,忽视其它性能。 通常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材料的验收和评定: (1)按照缺口韧性和试验检验材料。一般是根据冲击韧性值来决定。 (2)用断裂韧性评定材料。 5.6.2 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 设计有脆断倾向的焊接结构,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减少结构或焊接接头部位的应力集中: 1)在一些结构截面改变的地方,必须设计成平缓过渡,不要形成尖角。 2)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 图5-42 尖角过渡和平滑过渡接头 图5-43封头设计合理与不合理的接头 3)不同厚度的构件的对接接头应当尽可能采用圆滑过渡 4)避免和减少焊缝的缺陷,将焊缝布置在便于焊接和检验的地方 图5-44 不等厚接头设计 图5-45 不易施焊的情况 5)避免焊缝的密集 图5-46 容器焊接时焊缝之间的最小距离 (2)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应当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以期降低应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 图5-47 威廉德式桥立杆和弦杆的焊接图 5-48 容器开缓和槽 (3)不采用过厚的截面 (4)对于附件或不受力焊缝的设计,应和主要承力焊缝一样给予足够重视。 (5)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拉伸应力的不利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门子PLC通讯.ppt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机组防腐规范.pdf VIP
- 卧式车床使用说明书.doc VIP
- 2025年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VIP
- 广西桂林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docx VIP
- 2018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doc VIP
- 疫苗采购管理制度.docx VIP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 ”规划》全文.docx
- 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