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资本主义的混乱和改革-批判的知识库
日本资本主义的混乱和“改革”
伊藤诚
内容提要:论文分析了日本经济从繁荣到危机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原因。论文认为,90
年代以后日本资本主义的混乱和危机,有着复合的多重的和深层的结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
讲,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部隐藏的货币金融的不安定性,与现代经济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造成了投机的泡沫和泡沫的破灭。论文还分析了小泉政府的“结构改革”政策,指出了其中
包含的矛盾。
日本资本主义,在持续了整个90 年代(所谓“失去的十年”)的混乱后,迎来了21 世纪。
1987 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美国,当时学习日本式经营的潮流风靡世界,日本经济界对
“日本世界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充满了自信。但是,以与此同时发生的泡沫膨胀
和泡沫崩溃为契机,日本资本主义转入了长期持续的经济混乱中,1993 年以后出现的美国经
济“繁荣”也没有对它产生连动效应,经济增长率始终处在发达国家最低水平。那么,为什
么日本资本主义会形成这种戏剧性的转变?为什么会产生经济混乱、并且始终不能从这种困
境中摆脱出来呢?目前日本政府所提倡的“结构改革”,是怎样理解和解决日本经济混乱的
呢?它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合适呢?这里笔者想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探讨。
一、领先发展所积累的问题
日本资本主义的混乱,有着多重和深层的结构原因,这就是日本经济领先发展时期在资
本积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固有特点。
回顾历史,到战后 70 年代初期,日本资本主义在安定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制下,不
断从美国引入产业技术,进行重、厚、长、大型设备投资;利用石油等廉价的初级产品;依
赖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实现了年均 9%的高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储蓄率显示出很
高的水平,储蓄提供的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始终支持着企业的设备投资。与此同时,随
1
着雇佣的扩大和“春斗” 所带来的工资水平提高,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供给能力扩大和与此
相适应的内需扩大形成了良性循环;进出口依存度却仅仅保持在 10%的低水平上;实际工资
与生产率成比例提高,实现了有效需求的不断扩大。调节学派的福特积累体制,是把设备投
资作为投资重点;同时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显示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因
此在这个时期,不断深入的对福利化国家的期望和寄托在内需扩大上的缩小经济落差以及“1
亿人中流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实现。凯恩斯主义虽然被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公认的
政策方针,但在日本,城市化所必须的产业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依靠高速增长的充裕
税收获得资金,并没有依赖于赤字财政创造有效需求。
这样的高速增长于 70 年代初期结束后,日本经济迎来了危机和调整的时代。一方面,以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黄金美元互换公约,由于美国经济霸权的衰退,越来越难
以维持。而在浮动汇率制出现的过程中,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出现了由信用膨胀引发
的通货膨胀倾向。另一方面,相对于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过剩和各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发
达国家积累的资本却供大于求,引发了初级产品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涨,利润水平持续下降,
从而产生了扰乱经济活动、导致衰退的通货膨胀恐慌,当然 1973 年秋天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90 年代以后,疲于应付这一系列经济危机的日本资本主义,面对重
重问题,混乱中踯躅前行。
首先,70 年代后期,凯恩斯主义以公共投资为中心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在积累了财政
赤字的同时,却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效应,引发了所谓“滞涨”(即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
的局面。与撒切尔-里根经济学相呼应,日本的经济政策基调也于 1981 年第二次临时调整行
政改革辩论后,向新自由主义的方向转变。其基本方针是:以财政重建为目标;基于市场竞
争原理激发民间经济活力;在缓和和撤消各种管制以及对公有企业实施民营化的同时,强调
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责任;减少公共福利。新自由主义实际上削弱了工会的势力,强化了以企
业为中心的经济秩序,大大增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不安定性。1985 年在日本进行的三大
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日本国家铁路公司(JR)工会受到不正当攻击,直接导致了89 年左
派劳动运动组织“国际中心总评”的解散。
经济政策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