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亳州市农污染问题调研
亳州市农村污染问题调研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据调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其中农业畜禽养殖和生活垃圾是目前造成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农村环境污染概况(一)畜禽污染现状 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发展较快,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畜禽粪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许多大中型畜禽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将粪便倒入河流。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养猪场未经规划建在乡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粪便要经自然晾晒,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遇有雨水天气,在村庄内四处横流,以致河流、沟渠及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不仅造成当地村民饮水困难,而且给村民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这些已造成政府不投入巨资就无法治理的被动局面。
(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以保守估计,按每人平均每天产0.25公斤垃圾测算,每天将有吨的垃圾产生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的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四)燃烧秸秆引起的空气污染
亳州是传统的农业城市,农业作物以小麦为主,而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收割方式,农民放弃了效率低下的镰刀收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需要秸秆作为烧火煮饭的材料,这就意味着秸秆对于农民而言毫无用处,而收割机作业时为了省油在小麦收割后秸秆会伸出地面数十公分,从而影响了继续播种。在每年的六月份小麦收割之后,农民为了省事就选择直接燃烧,而这导致的后果是100多万亩秸秆地在极短的时间段内同时燃烧,燃烧产生的灰烬四处飘散,弥漫在空中数日不散,能见度极低,不仅遮住了太阳光,还会增加车祸的发生机率,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以蒙城县为例,2013年因燃烧秸秆后蒙城县多地风力很大,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至周围村庄,造成数十名当地村民死亡,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二、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监管不力。农村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二是由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据了解,在乡镇级还没有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乡镇的环境治理经费主要从县级环保治理基金和乡镇财政中支出。由于目前经费紧张,因此,用于乡镇进行环境治理的资金难以落实,乡镇环境治理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乡村环境的治理了。
三是群众环保意识差,加之社会宣传不到位,使广大农民甚至城市居民都没有认识到农村的严重危害性,造成对已发生在身边的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三、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确立环保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农村污染防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年底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或废水达标排放。
()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土肥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环境保发展和护相协调。
()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