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年级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都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12.观察的史料,反映的信息是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B.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仔细分析下表,指出是哪个战役的战况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C.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8.编写历史大事年表,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大事进行准确记忆。下列几件历史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庆谈判②挺进大别山③三大战役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19.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右图生动再现了剪辫子的历史情境,它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图1“师夷长技” 图2 变法图强图3 孙中山 图4 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运动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什么启示?阅读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南昌起义图二 抗日军民破袭铁路 图三 解放军解放南京 (1)图一所示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同年毛泽东领导了哪次起义?两支起义队伍在何处会师?(2)据图二所示,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指什么地方?(3)图三所示南京的解放标志着什么?(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二、问题与探究(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分,第22题1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分,共60分) (14分)(4分)(分)(分)(分)(分)(1)1927年;秋收起义;井冈山。(分)(2)百团大战;延安(分)(3)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分)(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武装斗争;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 (分) and actual case whether match; by is located land right nature; property status, whether has damage or quality problem; property using situation, rental or use; reference around similar property price, judge assessment value of rationality; whether exists property disputes, and seized, and freeze, and mortgage, and demol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mit situation. 2. to land right mortgage of, survey people should verified following information: lan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